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8节 (第1/2页)
许黟笑着看他:“想吃鱼了?” 吴关山摇头:“是想吃你家阿旭做的烧鱼。” 许黟道:“现在天气渐暖,河里的鱼也多起来,想来市井处卖鱼的小贩会越来越多。你要是真的想吃鱼,去买一条来更快些。” 吴关山叹口气:“那些鱼吃着,都没他送来的鱼好吃。” 许黟没忍住地翻了白眼:“我看是做鱼的人不一样吧。” “哈哈哈,你说得是。”吴关山爽朗笑起来。 聊完这事,他们又聊起最近接触的新病案。吴关山敛起笑意,沉声道:“我这两日给一位妇人看病,她行经而吐血,从鼻而出。” 许黟一听,当即皱眉:“这是逆经?” “对!”吴关山沉然的继续说,“可是我观她并非肝郁化火,是肺热之症。” 这逆经,也分很多种辩证,不可因只有鼻口出血就妄下定论。 许黟想了想,问吴关山:“你给她开的是什么药汤?” 吴关山回他:“我观脉象,更像是迫血上行之实热证,便给她开的是泄热凉血的药汤。” 许黟:“药效如何?” “不行。”吴关山轻叹气,“今早她还来医馆里寻我看病,服用两日汤药,鼻出血依旧没减少。” 没看到病人,不好多说其他,许黟没有继续再问下去。 临到北郊,吴关山撩起车帘子,看向外面,回头突然对许黟道:“不若,我带你去见那妇人?” 许黟一愣:“嗯?” 吴关山说:“我识得这妇人的住处,她丈夫在妙手馆后院里当帮厨,以前我就曾给她丈夫看过病。 ” 许黟眉头一皱:“这合适吗?” 吴关山幽幽叹息道:“他家不富裕,来医馆里看病,已是拖延数月,我要是再治不好,总要找个帮手。” 说罢,就目光幽幽的看向许黟。 …… 二辆驴车停在一座小院子前。 他们一行人陆续下车,吴关山上前去敲门,出来开门的是一个八岁左右的孩童。 这孩童见到他们,也不害怕,问道:“你们是来找阿翁看病的吗?” 许黟柔声说道:“是找你家阿翁的。” 孩童“哦”了一声,往里面喊道:“阿翁,有人找你!”接着,就请许黟他们一行人入内。 小院幽静,进来院门就是一个并不宽敞的前院,里头架着几个晒着药材的竹架,簸箕上晒着一些寻常药材。 穿过院子就是明亮的堂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穿着素白长衫,跪坐在地上铺着的蒲团上面,手里碾着药材。 见到他们进来了,就慈祥地喊孙儿给他们这一群人倒茶。 “你们是来寻老夫的?”这位许老大夫看向他们,最后目光落到吴关山身上,笑容不减的说道,“老夫记得你,你是陈老的徒弟。” 吴关山行了晚辈礼,说道:“许老大夫,我们今日贸然上门拜访,还是因为有一事,想来问一下您。” 许老大夫半眯着略带浑浊的双眼,问道:“何事啊?” 是何事,这自然就得许黟来说比较合适了。 许黟语速不紧不慢的将韩县令要寻找一位大夫的事情,再次阐述一遍。 这许老大夫一听,没有多想的说:“我不认识这位韩县令。” 众人皆是沉默。 他们目光看向一旁跟着沉默的韩韬。 韩韬嘴角不易察觉地轻微抽动,他心里甚是郁闷,这回领的差事,别说是他人,他都不清楚里面的因果。 只是这事关于江娘子,江娘子乃是郎君的续弦。前几日,江娘子肚子有感不适,请来好些大夫都看不出什么。 这江娘子才提到,他们在赶来阴平县时,曾在半途中动了胎气,是一名姓许的大夫出手相救。而江娘子恩念这位救命恩人,就想着千里迢迢来到盐亭县寻人。 至于其他的,韩韬一概不知了。 可这盐亭县大夫不少,姓许的就两位,都不认识他们家郎君。 让韩韬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了。 从许老大夫的院子里出来,韩韬细细打量面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大夫,若说这位许大夫会是谁,他更中意这位许黟。 重返回县城中,许黟和庞叔、韩韬两人道别。 看着驴车渐渐行远,站在他身侧的吴关山开口说道:“他们既然已经走了,那接下来你何时能跟着我去见病人。” “不急,我们先吃饭。”许黟摸了摸扁下来的肚皮,不吃饱,怎么有力气干活。 吴关山豪情道:“我请你。算是请你出手帮我。” 许黟笑了笑:“我不一定能治。” “无妨无妨,要是你也不行,那我就去请我师父老人家。”吴关山说道。 许黟却摇头:“还是明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