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_第16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7节 (第1/2页)

    许黟也笑了起来,拍拍她的脑袋,对她说:“去端茶来。”

    吩咐完话,许黟示意庞叔他们落座,好奇问道:“庞叔怎么是今日过来?我还想着明日让再登门拜访庞官人。”

    “乔迁宴那日,郎君怕是没法来参加,又怕老奴年纪大了不记事,就让我早些过来。”庞叔说着,从袖口处拿出一个纤细的长盒子。

    “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郎君想着你日日要用到笔,就给你送了笔来。”

    这盒子是用普通的木材做的,外表看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许黟没有当着庞叔他们的面打开,接过盒子,站起身行了谢礼,才施施然的坐回去。

    庞叔又道:“我来之前,先去了一趟潘府。”

    听着这话,许黟本是带着淡淡笑意的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说句实在话,许黟觉得他跟潘县尉两人只不过是报案人和审案人的关系,除此外其实交涉不深。可不知为何,几番下来,许黟总觉得这个潘县尉,好似很关照他?

    难不成是因为庞博弈的缘故?

    有几次,他去到庞宅给庞博弈诊平安脉,庞博弈都会留他下一盘棋,或是说一些县城外的事。

    对于县城外的事情,许黟是很乐意听的。

    因此,他有空,也会提着点心登门拜访,不为别的,就想听一听庞博弈那里有没有什么新的有趣事。

    期间里,他也从庞博弈的口中得出一些关于潘县尉的事情。比如这个潘县尉,是进士出身,曾留在汴京担任过官职,但不知道因何缘故,被贬到小小的盐亭县做一名八品县尉。

    许黟收敛心神,小心问道:“是有事吗?”

    “是好事。”庞叔笑了笑,说道,“潘县尉知晓你要搬家的消息,还给你准备了一份礼。”

    许黟噎住:“?!”

    他赶紧说道:“那是县尉,我怎么能收县尉的礼。”

    况且,他都没有给潘县尉送帖子啊。

    “这是潘县尉的心意,他吩咐老奴了,说也是为了答谢你上回治好小哥儿的病。”

    不过两人身份有别,他一个父母官给一个平民送礼,说出去不合礼数啊。

    所以就拜托庞叔一并送过来了。

    许黟得知是这个原因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礼他不得不收啊。

    见许黟把礼收下,庞叔又开口了:“许大夫,还有一件事。”

    “啊?何事?”许黟有些麻木了。

    第109章

    到底是何事呢?

    庞叔没有说, 而是微微笑着看向旁边坐着啜茶的韩县令随从。

    韩县令的随从搁下茶杯,点头示意道:“在下随郎君的姓,名单字韬, 这名字是郎君亲自为我取的。”

    许黟闻言,当即侧身困惑的看着他,问道:“韩贵介,庞叔所说的有事, 莫非是韩贵介有事要找在下?”

    “适才庞叔已说过, 我此番来到盐亭县,是为了寻一名大夫。”韩韬顿了下, 思忖着斟酌, 而后才说, “不知许大夫可知道,这盐亭县还有另外姓许的大夫吗?”

    许黟一皱眉,心里想着, 这盐亭县说大不大, 说小不小的,到底还有没有姓许的大夫还真不好说。

    况且他在盐亭县的根基不深,真要说熟悉盐亭县有多少名大夫的,恐怕得另外咨询一个人。

    想到此,许黟就把心里的想法告知给这位韩贵介。

    韩韬沉思左右,便拱手说道:“麻烦许大夫指路。”

    “不用如此客气。”许黟淡淡而笑。

    韩韬起身, 朝着许黟说道:“既如此,那我们便先过去吧。此事关系到韩县令, 不能耽搁。”

    许黟心里咂舌, 却也是心念一动,没有迟疑。

    离开前, 他先吩咐阿旭和阿锦,叫他们忙到午时,便先歇息,等他回来后,再安排其他。

    至于余秋林,余秋林听到许黟有其他事要忙,就说他会留下来。

    “你让阿旭阿锦在这,我有点不放心,怕管不住那些婆子。”余秋林说。

    许黟:“那就辛苦秋哥儿了。”

    虽然他不觉得这几个粗使婆子敢欺负到阿旭他们头上,不过余秋林的这份心意,他还是领了。

    ……

    许黟带着庞叔和韩韬,坐上驴车来到东街商业区。在东街的一条商铺众多,热闹繁华的街巷,驴车停在一座门面大开,朴素装潢的医馆面前。

    韩韬撩开帘子,见这“妙手馆”的招牌,疑惑的皱了皱眉,不过还是从车厢中下来。

    他们要找的是吴关山。

    吴关山作为陈大夫的徒弟,从小就跟在陈大夫身边学医,他比起许黟,更清楚盐亭县还有其他哪些大夫。

    许黟带着人进来医馆的时候,吴关山正在皱着眉头给一位病患看病,他一手按在病人的手腕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