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0章 加速兵工厂建设!  (第2/2页)
线,但鬼子实力终究是强过我们的,无法长期占领,也就无法打通运输通道。”    “而向五台山运输粮食,必须通过正太线。”    “粮食依靠空运,不现实。”      独立团有十架双发运输机。    部队也凑齐了十五组机组,和七十多位后勤人员。    但十架飞机,单次运输能力只有十五吨,而且,还担负着运输银元,人员,空投报纸的任务。    不可能用来运输粮食。    “看来,加加速兵工厂建设计划了。”    老总说出了问题的核心。    随着独立团每个月一批装备的供应,以及每个月五十门120迫击炮,十万发炮弹的供应,数十万吨粮食,各种药品物资辎重。    如今部队变得空前强大。    十天时间,就彻底破坏了鬼子的两千公里铁路线,拔掉近千个据点,数百座桥梁。    但破坏容易,守住难。    “每个月四个团的武器装备,严重不足。”    “战斗损耗太大。”    老总补充说道。    虽然独立团只有五千人,但实际上,每个月出来的装备有四个团规模。    还都是主力团。    也就是能装备大约一万人。    这也是陆老板来了短短半年时间,不仅仅太岳根据地全面换装,连太行根据地,冀南根据地也能够有十来个团换装的原因。    但经过这一战,老总发现,    虽然如今,全军有二十多个装备比鬼子还好的主力团,能够在多地正面抗衡鬼子联队,甚至旅团级的兵力。    直接和鬼子野战,这种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这种战斗,损耗也非常大。    “是埃”    师长点头赞同,并举例说明:    “这次新二团占领沙凹据点后,和新一团,三十八团驻守,面对鬼子四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的进攻,虽然坚守一周时间,但损失也非常大。”    “人员伤亡倒是不多。”    “尤其是武器装备,七天的战斗,基本上报销了两个团的装备。”    战斗中,损耗的不仅仅是弹药,还有武器。    虽然备用零件多,但遗失,或者被火炮彻底破坏,也是无法修复的。    而野战,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我们的实力,比起鬼子终究还差得远。”    “正面野战,别说华北方面军,就连第一军也打不过。”    老总继续说道。    以如今的八路军实力,借助地形,借助充足的民兵,借助补给优势,别说第一军,就算是鬼子十一军过来,也能挡祝    但平原野战,    或者长期消耗战。    就严重不足了。    “我赞同。”    “我们需要更多的武器装备。”    副总参说道:    “尤其是需要我们自己生产的装备。”    “据说··”    说道这里,师长展开了对未来的畅想:    “据李云龙说,这次计划如果成功,我们兵工厂生产的武器装备,能达到他背后那位老板支援的武器装备工艺水准。”    “这是真的么?”    虽然有报纸印刷机器的证据在眼前,但师长依旧难以置信。    李云龙弄来的武器装备,制造工艺有多强,师长他们这群有足够眼界的人,最能清晰感受到。    别说小鬼子。    就算是美国人,甚至德国人,英国人制造出来的武器,也远远不如。    如果己方能掌握如此制造工艺。    那岂不是直接站在世界最先进?    每次想到这里,师长都感觉难以置信。    “那两台印刷机你又不是没看到。”    副总参笑呵呵的说道:    “其他我不知道,但那个操作屏幕,还有那台管理电子计算机,起码先进世界二十年。”    九十年的印刷机,已经有了电子计算机,虽然相对性能差,但放在这个距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出世还有六年的时代。    妥妥的天顶星黑科技。    “那就开始吧。”    老总看向副总参。    师长也看向副总参。    建设兵工厂,不仅仅需要设备,    随着冀南根据地经济站稳脚跟,机器设备问题已经不大,不仅仅那位美利坚商人,乔治·高尔文,还有其他商人也前来淘金。    只要根据地继续保持,白银和世界市场的差价,就能踊跃吸引过来。    设备完全不是问题。    还需要人才。    而人才,虽然有潜伏在各地的地下党,搜集,但效率太低。    还需要根据地主动吸引。    “我马上安排,新华报发布招募信息。”    副总参说道。    公开击毙宫野道一后,新华报的名气已经彻底打出来,运输机也解决了运输问题,能及时铺满全国各地。    没有什么,比用新华报招募人才更好的了。(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