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0章 加速兵工厂建设!  (第1/2页)
    “目前,已经完成初步作战目标。”    “全面并彻底的破坏,包括正太线,同蒲线,平汉线在内的鬼子运输线,据点。”    当参谋长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参谋部的参谋们齐齐欢庆:    “太好了1    “哈哈··”    “···”    等参谋们释放心中的欢喜后,副总参才继续说道:    “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打通通往边区的通道,然后组织人手修建可供卡车队通行的公路。”    此次大战还有一个核心目标。    打通通往陕甘边区的运输通道,然后通过独立团的重型卡车队,向陕甘边区运输粮食等物资,支持抗大的培养人材。    从而彻底打破果脯对陕甘边区的封锁。    成为八路军的大后方。    “是1    参谋们干劲十足。    百团大战的顺利实施,让众参谋们看到了自身的实力。    不仅仅超乎鬼子,超乎晋绥军,超乎果脯的预期,甚至还超乎了总部参谋们的预期。    不知不觉间,原来八路军已经这么强大了!    ···    “没想到··”    “我们已经如此强大了。”    会议室内。    师长,老总,副老总几人会面。    师长忍不住感慨一声。    十天时间,完成预计十五天,甚至二十天的作战任务。    如此情况,让即便是他们都不得不惊叹,己方实力增长之迅速。    “这次我们能提前完成作战任务,不仅仅是因为,李云龙搞来的那些先进武器弹药。”    “核心原因在于老百姓的帮助。”    “尤其是是太岳和太行根据地的民兵,帮了大忙。”    副总参总结道。    为何能提前完成作战目标?    除了先进充足武器弹药,带来的部队战斗力提升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充足且士气高昂的民兵部队。    古语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个道理,在当前,不仅仅没有被淘汰,反而愈发重要。    随着先进武器装备的大量装备,八路军对后勤的需求也极大增加,部队自身能携带的补给,只能支持一两天的行军和战斗。    而这次战斗,涉及整个华北平原。    部队本身又主要驻扎在郊区,补给辎重的运输,只能靠人背马扛。    虽然李云龙每个月都能搞到手一批优良的马匹骡子,但时间太短,几个月下来,包括马匹骡子加起来,也只有三万多匹。    并不多。    其中大部分还要装备在部队中,能交给后勤运输队的就很少了。    对运输提升不大。    真正为一百个主力团解决运输后勤问题,并且帮助运输伤员,辅助战斗,运输战利品的,甚至直接参与战斗的。    是四十五万民兵!    是的。    四十五万民兵。    比鬼子华北方面军总兵力还多一半。    随着每月获得粮食数量的增加,起源于太岳根据地的民兵训练计划,也推广到了太行根据地,以及冀南根据地。    太行根据地的老百姓,远超太岳,冀南地区的老百姓,也很多。    最终人数扩大到四十五万之巨。    不过,因为不脱产,实际上,这四十五万民兵,可以算做是老百姓。    只不过得益于军事训练,和统一组织,粮食补贴政策,这些民兵,几乎是全体向着部队,并且全部都是最优良的后备兵员。    尤其是训练时间最长的太岳根据地的七万多民兵,大部分甚至进行可以直接进入部队,稍微训练,就能直接拉上战常    虽然因为缺乏武器,这些民兵战斗力很差。    但在后勤,作战辅助,运输伤员方面,却帮了大忙。    这次部队能提前七到十天完成作战任务,庞大的,听从组织,且有一定战斗技巧军事技能的民兵部队,功不可没。    “要想办法推广到其他根据地。”    老总说道。    相较于动员的老百姓,    民兵部队因为训练,纪律性更强,组织效率也更高效,管理成本低很多很多,行动效率也高很多。    “那就需要将粮食运输到每一个根据地。”    副总参说道。    粮食不是问题。    如今,太岳根据地每个月有十五万吨细粮,五十万吨高粱。    足以满足百万民兵的训练需求。    唯一的麻烦是运输。    单纯的依靠人背马扛,有一半的物资,甚至更多的会损耗在运输过程中。    而且十分危险。    并且还会占用大量人力。    虽然如今部队民兵部队极多,但民兵们需要从事生产,全职运输,效率低,需要海量物资。    更麻烦的是··    “五台山那边很麻烦啊1    师长说道:    “虽然这次我们彻底破坏了鬼子正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