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256节 (第1/2页)
自“石元子”至“元山子”号称“十二连峰”,再东为当口寺孤峰,自西向东绵延十多里,如游龙戏珠,故有“十二连山一颗珠”之誉。 定军山便是主峰中最高的那座,从此地半山腰向山下俯瞰,山脚的境况一览无遗。 看着魏军东寨火光冲天,火势蔓延,也看着魏军南寨泰然自若,按兵不动。 半山腰间,一处山坡上的刘备与法正不由得均露出了些许迟疑之色。 刘备放下手中的“千里望”当先开口,“如果按照《云别传》中的记载,现如今夏侯渊该派主力兵马往东寨,南寨只剩下兵士五千……可现在……” 说到这里时,他又看了眼东边山脚,火势越来越大,战况愈发的激烈,可南边山脚……便犹如蛰伏的猛兽,一动不动,像是睡熟了一般。 “唉……” 刘备不由得叹出口气,“难道是哪里出了纰漏?或者是我们的计划被识破了?夏侯渊并没有派人来支援!” 的确,今夜蜀军看似大张旗鼓的向东寨发起总攻,可事实上,这是雷声大雨点小,参与进攻的兵马总共也就两万人,更多的兵马则是在等待,等待……南营魏军的调动,然后大军突击,以绝对的兵力釜底抽薪,擒贼擒王! 这是……《云别传》中的记载,也是法正最擅长的谋略领域中大军团的调度! 可现在…… 魏军南营安静的可怕! 除了寥寥闯入其中大帐报送消息的斥候外,这里太平静了。 “主公,不妨……再等等!” 法正眯着眼,他也将千里望从眼前移开,却是沉吟了片刻,方才接着说,“《云别传》是云旗写的,考虑到此前的《斗战神》,考虑到襄樊战场,那伐吴战场,至今为止……云旗还从未出过纰漏,便是因为他这份过往的成绩,我们也该再等等,再坚持一下。” 说到这儿,法正顿了一下,他像是想的更远,“比起这南营,我反倒更担心……长安那边!” 法正的意思,刘备懂。 按照现如今汉中战场的兵力对比,今夜……无论夏侯渊是不是驰援东营,蜀军凭着优势兵力都足以将战局向前推进一步,绕过阳平关,挺进汉中,然后在汉中那群山环绕下的平原与魏军一决雌雄。 当然,这所有的大前提是蜀军握着优势兵力。 也正是基于此,法正在汉中,在秦岭布下了数不尽的密探,就是防止……魏军私自将长安的兵马引到这里。 “根据细作传来的消息,长安城的兵马已经由曹真带队,共计十余万东出潼关,赶赴武关……”刘备提醒道:“这是曹操孤注一掷般的用兵,他还是太忌惮我二弟他们父子了,倒是如此一来,曹魏在关中几乎无兵可调,汉中当只有这十几万兵!” “至于这十几万兵,夏侯渊又要守汉中、也要守阳平关,还要兼顾金牛道、陈仓道,故而身边的兵马并不多,这也是《云别传》中提及的,我们可以利用的那夏侯渊的弱点,大范围调度他们的兵马,然后一击克敌!” 说到这儿,刘备尤不放心,他询问身侧的简雍,“近来眼线传来的消息中,可有关乎汉中增兵的?” “回禀主公,没有……” 简雍斩钉截铁的回道:“自打我操持情报以来,就从未听说汉中增兵的消息……是不是孝直军师多虑了。” ——『多虑么?』 法正眸光一闪…… 他也希望这是多虑,那么,既如此…… 法正再度提起那千里望,眼瞳凝于那山脚下的战场。 这个时候,他们没理由退却,他们应该相信关麟,等……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殊不知,此刻……《云别传》中蜀军的计划正由曹操在魏军南寨中军大帐中娓娓讲述。 “声东击西,釜底抽薪,擒贼擒王——” 曹操那沙哑的语气传出,“蜀军一定会这么做,他们此战的目的绝不是东营,而是你——夏侯妙才啊!” 曹操这一句极致的内敛,却又极致的笃定与坚信—— …… …… 第661章 魏王虎目如刀,刀刀夺人魄—— 声东击西,釜底抽薪,擒贼擒王—— 罕见的,曹操在一本正经的向手下的诸文武讲述那关麟的阴谋。 包括那夺下三巴的《斗战神》; 包括那让蜀军稳步推进,让魏军接连溃败的《云别传》; 包括蜀军如何急攻东营,逼迫魏军救援; 也包括……这一番声东击西之下,蜀军矛头直指南营…… 随着曹操那雄浑的声音一步步的深入,他的声调也变得愈发一丝不苟,变得郑重其事。 “妙才,孤是了解你的,若是别人,在大军调出之后,遭遇南营的大火,以寡敌众,那势必会选择撤离,或者坚守阵地,可你不同!” 曹操凝视着夏侯渊,眼神中满是担忧、遗憾之色。 “妙才,孤特地想了想,这些年,你从未丢弃过任何一处阵地,从未放弃过哪怕一副兵器、铠甲!妙才,你的家境、你年轻时所经历的一切苦难,注定你珍惜身边来之不易的一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