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255节 (第1/2页)
但,无疑,张既的这番话提醒了夏侯渊。 夏侯渊立刻下令,“夏侯威、夏侯荣何在?” 这是夏侯渊的四子与五子。 说起来,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自打汉中一战打响,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次子夏侯霸、三子夏侯称已经悉数被俘,考虑到六子夏侯惠、七子夏侯和尚且年幼…… 这一战中,夏侯渊能倚仗、信任的儿子只剩下这两个小子了! 事实上,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夏侯荣,这个少而有才,七岁而能写文、读经书,过目不忘的儿子,也正是在他十三岁时,与父在汉中,当父亲夏侯渊被打败时,奋而拔剑出战,最终阵亡。 白给是白给了点儿,却也算是一门英烈。 “父帅……” 当即,夏侯威、夏侯荣站出一步。 夏侯渊当即吩咐道:“着令你二人各率一万五千先锋军驰援东营,待得赶至东营处,告诉那郭淮,切勿迟疑,主动出击……鹿角、护栏、城防需得保全……以阻敌军下山之击!” “喏——” 夏侯威与夏侯荣当即拱手领命。 夏侯渊则是继续吩咐,“孙礼将军。” “末将在。” “你速调三万中军也去驰援!”说到这儿,夏侯渊带着些谨慎口吻的补充道:“以防敌军埋伏,你与吾儿保持些许距离……随时将东寨的情形传报回来。” “喏——”孙礼当即拱手,就要去点兵。 倒是……随着夏侯渊的吩咐,这一开口的功夫,南营就大规模调动六万人去东营。 要知道,上一次的惨败过后,夏侯渊所有的兵马也不过只剩下了十万人。 刨除驻守汉中、阳平关、东寨的兵马,他这南寨原本也只有六万五千人。 这倒好,一番调兵遣将,南营只有五千人了…… 贾诩是第一个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他本想开口提醒,可终究……内心的徘徊犹豫,内心中那依旧没有做出的决定。 这些,都使得他那原本张开的嘴巴,那所有想说的话,悉数又吞咽了回去。 他做出一副眼观鼻,鼻观心,事不关己的模样。 倒是张既立刻提出质疑,“夏侯将军,这不对啊,两位公子调遣三万先锋军,孙礼将军又出动三万中军,那……那南营的驻防可就只剩下五千兵了……若……倘若这个时候那蜀军来攻南寨?我等……我等又如之奈何?” 随着张既这么一声提醒。 贾诩眯着眼,心头淡淡的感慨道:『这大魏,总还是有明白人哪!』 是啊,张既……这个曹魏名臣,这些年协助钟繇执掌关中内外事物,在彪悍的雍凉之地平宋建,定临洮,取狄道,安郡民,迁徙氐人,被拜为凉州刺史。 他的胆识过人,眼界更是过人! 果然,随着张既的旨意,夏侯渊的神色中多出了几许迟疑的味道,他转过头望向贾诩,“文和觉得呢?” 贾诩本想搪塞一番,回答一句诸如“可不好说”这类的,但终究因为张既的见识,让他意识到,或许……局势还不至于极致的糟糕。 大魏还是有能臣的—— 是啊,疆域不是大魏的倚仗,但这些故吏能臣,只要他们在一日,大魏就还能挺立一日! 心念于此,索性,贾诩不再迟疑,他没有直接回答夏侯渊的疑问,而是重复着张既的话反问:“张先生所言有理,将军若尽出此间六万精锐,那蜀军若出兵来袭,一把火烧了这南营外围的鹿角,那时……将军手上只有五千人,又要如之奈何?” 这…… 贾诩的意思是?若鹿角被焚烧?他夏侯渊救还是不救?这南寨他守还是不守? 无疑,贾诩的话,明显……分量是要重于那张既的。 这也让夏侯渊短暂的迟疑。 若是蜀军来攻,来烧他南寨的鹿角,他……他会怎么做呢? 就在夏侯渊深思之际。 “呵呵,孤来替妙才回答——” 一道深重的声音传出,是从帐门外传来的,有人迅速掀开门帘,紧接着……一道霸气、威猛,却又无比熟悉的人影出现在众人面前。 而这来人那雄浑的声调还在继续,声音放缓,却更添深重。 像是笃定,像是对于他所说的话无比笃定,深信不疑。 “蜀军若来烧这南寨外围的鹿角——” “若是妙才的话,无论所剩是五千兵,还是五万兵,他一定会率军去救火,如此,可就中了那关四的圈套,吾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