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152节 (第1/2页)
可谓是脚步如风,经验丰富…… 反观这些五斗米教的弟子本不是军士,哪里受到过这等山中急行的训练。 还没把情报送出去,就已经被黄忠给拖垮,略施小计……轻而易举的就将他们生擒! 反观黄忠,原本还在望向那巍峨、险峻的米仓山,直到这俘虏发出这道声音……他的眼瞳才缓缓的从浩瀚群山中压低。 他没有急着说话,而是眯着眼,打量着眼前的这一干五斗米教的道人俘虏。 莫名的被人打量,这些俘虏的眼瞳中露出惶恐与担忧,其中一人鼓起勇气问道:“将军……你……你押解我们来这儿作甚?” “你们全部都被征用了——”黄忠眯着眼,一句话侃侃脱口。 “啊……” 这些俘虏一惊,随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模样。 “听说你们都是住在紫阳县的,主公生怕你们被俘……殃及家小,就顺路把紫阳县给攻下来了……” 这…… 这下,这些俘虏懂了,敢情……眼前的这位老将军是拿他们紫阳县的家小要挟他们。 可…… 一时间,这些道人再度彼此互视,可一个个眼神迷茫,像是慌了,像是都变成了没头苍蝇,不知道该往哪撞。 说起来……如果从后世的地图来研判,米仓山是在陕西、甘肃、四川的边境,西接摩天岭,东接大巴山。 米仓山又是汉江、嘉陵江的分水岭…… 广义上说,他与定军山一样,都是巴山山脉的一段,但狭义上讲,就是紫阳县将大巴山与米仓山一分为二,以西称米仓山,以东为狭义的大巴山! 故而,这些来自紫阳县的俘虏,他们极有可能是熟悉米仓山地形,能作为向导的。 “带我们翻过这米仓山!”黄忠又一次提出了他的要求。 只是,这一次语气更重? “翻过去干啥?”一个道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竟问出这么一句。 “翻过去以后,自然是夺下定军山,然后攻下汉中,打垮逆魏……”黄忠也不隐瞒,如实说。 这…… 俨然,这话有些吓到这些俘虏了。 他们一个个直摇头。 “给他们!”黄忠一挥手,副将严颜连忙吩咐兵士们将一封封信笺,还有信物拿了出来,呈送于这些俘虏的面前。 这些俘虏先是好奇,然后仔细看过才知道,这竟是一封封家书。 原来,紫阳县真的被打下来了,是刘备与法正的后军打下来的。 不止是紫阳县……凡是刘备从米仓道……途径所有城县,刘备都打下来了,还会施恩于百姓,然后……法正便顺理成章的问过此间的百姓,有没有家人在魏当兵?若是有便写下一封家书。 这是《云别传》中刘备大军冒险过米仓山时使用的方法…… 无疑,法正极好的践行与宛城,他告诉紫阳县中的百姓,若是有机会能见到他们在逆魏军中的家人,便把这一封封家书交给他们,让他们安心,也劝他们别打仗了,回家!眼瞅着就过年了!回家团圆! 果然……这些信笺产生了应有的效果—— 在得知黄忠俘虏的细作名单时,法正第一时间便派人将这些对应的书信给送来…… “呜……” “呜呜……” “呜呜呜……” 当即就有俘虏因为看到家人的亲笔书信,直接就痛哭了起来……有的则是忍不住呼唤。 “娘……” “媳妇……” “我那……襁褓的娃儿……” 黄忠看时候差不多了,大吼一声:“我懂你们,加入五斗米教是为了活着,是为了不被欺负,可给那逆魏拼命有个什么用?回家……陪着老娘、婆娘、儿女……种地也好,做工也好,反正咱们蜀汉就不收一个子儿的人头税……就不用你们交一个大子儿……还给你们分发耕田?你们拼死拼活,不也是为了这个?呵呵,不用我细说,那曹贼什么货色?刘皇叔什么人物?你们应该都有所耳闻吧?” 俨然,在那一封封家书的催化下,黄忠这一番掷地有声的话感染到了他们。 何况,皇叔推行的添丁入亩……废除人头税的政令…… 是传过来的……是在整个东西川广为流传的! 特别是汉中,在他们口口相传中…… 蜀中一隅的百姓……原本不敢生的现在敢生了—— 原本被迫做佃农避税的彻底自由了—— 原本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