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151节 (第1/3页)
——这一次翻阅米仓山注定不会轻松。 …… …… 汉中,阳平关上,夏侯霸跪在地上在向夏侯渊与贾诩禀报。 “据探马来报,刘备出二十万大军北上进攻汉中,其中魏延率三万大军走下辨城,意图从陈仓道出军,陈到、陈氏率两万大军走金牛道,刘备则亲率十五万大军意图翻越米仓山,南渡沔水,这是要绕过阳平关,直接从米仓山翻到定军山上去。” 随着夏侯霸的禀报。 贾诩眼眸微凝,夏侯渊则是面朝贾诩,直接发问,“又是定军山?好啊,他刘备若敢将主力屯于定军山上,那文和……咱们大可效仿围困刘封、马谡的计划,将刘备主力困于这定军山上,扼断他们的水源,或是……再往河流中投毒,以此……莫说是十五万,就是五十万大军来攻汉中,他刘备也是必败的局面……哈哈哈,这仗……反倒是好打了!” 夏侯渊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 反观贾诩,他的神色一如既往的凝重,他转过身,望向那挂起的舆图,手指从成都划过,划到梓潼……划到金牛道,划到米仓山,划到定军山,划到阳平关……最终划到汉中之地。 这时…… 他才缓缓的张口发问:“走米仓山,刘备的军师是谁?” “法正!”夏侯霸不假思索的说。 夏侯渊又露出惊喜之色,“竟不是诸葛亮?那好啊……若是诸葛亮,咱们还需忌惮一番,这法正……名不见经传,此前也不过是刘璋手下的一个小小文吏?能有何能耐,刘备用他,这是去死之道啊!” 与夏侯渊的惊喜截然不同,听到法正的名字,贾诩的脸色更加暗沉,他的声音缓缓的吟出,却是一字一句字字深重:“妙才,你怕是小觑这法正了……据我所知,刘备能夺下巴蜀靠的可不是诸葛亮,正是这法正……” “啊……”夏侯渊一惊,“有这等事?” “昔日刘备入川,损了军师庞统,有人提议给刘璋,让他坚壁清野,如此一来……耗也把刘备给耗死了,刘备闻言……本已生出惧怕之意……正是这法正正确的揣摩了刘璋的心思,笃定他不会坚壁清野,这才给了刘备喘息之机,后来……刘备的兵马围攻成都,也是法正去游说……使得刘璋献城投降!呵呵……或许,这些事例无法证明法正是个精于兵法的军事,但却足以证明他揣摩人心的本事……怕是不亚于昔日我大魏的郭奉孝,不亚于东吴的周公瑾了!” 郭嘉郭奉孝? 周瑜周公瑾? 夏侯渊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俨然,他没想到贾诩给于这法正这么高的评价。“那按照文和这么说,法正……可不是马谡之流可以比拟的!这场仗……还不好打了!” “打自然要打……不过却不能随了他刘备、法正的心思……”贾诩眯着眼,眼珠子仿佛已经嵌在了那舆图之上,“他们想在定军山分出胜负,我们便不能让他们抵至这定军山,我们要在米仓山就阻击这支兵马……” “米仓山?”夏侯渊的眼眸向舆图的右下方移动,“文和的意思是?出兵米仓山……在那里阻断刘备的大军?” “是!”贾诩的语气变得严肃,“无论是魏延的陈昌道还是陈到、陈式的金牛道,此皆为佯攻,将军只需派遣两将扼守险要,分别阻之即可,真正的威胁……就是在刘备这主力大军上,米仓山是一座险山哪,山中无道,需要人为去拓出一条山道……可一旦刘备大军拓山道,翻过了这米仓山,那定军山便如他们的囊中之物……十五万大军,足以控制定军山所有山峰,山下水源亦会派兵驻守……到时候,居高临下……我们就被动了!” 说到这儿,“咚”的一声,贾诩的手重重的砸在舆图中米仓山的位置,他的语气变得急迫,“所以,现在就是比速度了,看是我军先登上米仓山,占据山头扼要……还是敌军登上米仓山,翻过山峦进抵定军山……这一战的关键,就在于速度……就在于登上米仓山的速度!” 唔…… 贾诩的话让夏侯渊恍然大悟,他连忙问儿子夏侯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