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_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1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149节 (第1/3页)

    此刻,一封舆图高高的挂起,刘备和诸葛亮、法正以及一众谋士还在做最后的商讨。

    赵云也在,他远远的避在众人之后,他想要表达的《云别传》中的内容,已经悉数禀明刘备、诸葛亮。

    当然,最终这行军路线要如何定夺,还得看他们的抉择。

    “刘封的失败,证明走金牛道佯破阳平关,实取定军山的行动难度极大……”法正开始了他的分析,“倒是云旗提及的这一条翻越米仓山,直接从巴山山脉的后端绕至定军山,一鼓作气的占据整个山头……居高临下的计策更容易实现……不过……”

    说到这儿,法正露出了些许为难之色,像是这一条计策虽容易实现,但却也有它……必须要冒险的地方。

    诸葛亮当即就察觉出法正的意思,他缓缓张口,“人能翻越米仓山,可粮食却翻越不了,即便是按照《云别传》中提及的,翻越米仓山夺下定军山,可粮食、辎重的运输还是得走金牛道,也就是说……倘若佯攻的金牛道被敌人识破,魏军占据粮道……定军山上的主力大军要面临的是无口粮的险境……一旦断粮,那三军将陷入绝境,是不可能再翻阅米仓山回去的!”

    诸葛亮统筹后勤、粮草的运输,他又是个谨慎的人,故而,他关心的问题都集中在这粮草的补给与大军的退路上。

    诸葛亮的话方才落下,法正再度张口:“还有一条,要翻越米仓山必得过汉水,若夏侯渊提前在汉水埋伏,半渡而击,那随时会面临全面溃败的危险,除此之外……米仓山艰险难行,当地百姓有言,行人止宿,则以絚蔓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坠于深涧,若沉黄泉也!”

    当地百姓这话的意思是,晚上在山上留宿的话,必须把自己捆在树上,不然一翻身就会掉下万丈深渊。

    听到这儿,已经让帐中诸谋士下意识的一个寒蝉。

    法正的话还在继续,“除此之外,米仓山有两个山峰,名叫孤云、两角,当地有谚语说‘孤云、两角,去天一握’,由此也可以知晓,此间山峦的高耸……况且,米仓山没有山道,若要翻越过去,是需大军自行拓出一个山道的……我担心,翻越米仓山的时候,消息已经被夏侯渊、贾诩斩获,他们也会派出兵马抢占米仓山,到时候……山地作战,我军若能占据制高点,居高临下的冲击……那便是稳操胜券,可若是没有……那……”

    说到这儿,法正闭上了嘴巴,像是刻意的没有把话说完。

    但意思已经足够明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这“米仓山”要翻过去更难……比上青天还要难!

    如果真的如《云别传》中提及的,放弃金牛道的进攻,出米仓山抢占定军山的战略,那无异于是一步险棋!是巨大的冒险!

    如今,诸葛亮与法正把该说的都悉数阐明了,《云别传》的全篇赵云也呈上,就摆放在刘备的面前。

    如何抉择?

    怎么打?打不打?这些……都要由刘备去最终抉择。

    呼……

    刘备深重的呼出口气,他缓缓坐下,“好个《云别传》,好个米仓山,好个定军山……”

    一句感慨后,刘备再度呼出口气,他接着感慨:“《云别传》的计略好,却不容易实现,米仓山不好过,定军山不好上,可想想,阳平关……又好攻么?曹操昔日攻下阳平关时都庆幸,全靠天降麋鹿相助,这才攻克,否则……只要守将据险固守、居高临下,任凭曹操再多次的强攻都会被打的头破血流!”

    “故而,曹操攻下汉中后做的第一件事儿便是加固这阳平关,如今的阳平关才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我们要选的?从来都不是冒险翻阅米仓山!而是……是否要与逆贼曹操决一死战!”

    这……

    刘备的话深深的感染着在场所有人。

    但刘备的语气,诸葛亮听懂了,法正也早已看穿了他的心意……

    ——『看来,主公早已下定决心,要翻越这米仓山了!』

    虽是这么想,法正却还是明知故问道:“那凭什么主公就觉得……我们能打赢这场与逆魏的决战!”

    他这一问不是替自己问的,而是替满帐群臣,替全天下忠于汉室的有识之士问的。

    在法正这一问下,刘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