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六十六节 省亲(2) (第3/3页)
也是如此。 太宗六年,太宗皇帝幸中都晋阳,与父老痛饮十余日。 皇帝都带头了。 天下自然景从。 富贵了,归乡,大肆办酒,铺张炫耀,成为了汉代贵族和士大夫的必备功课。 张家兄弟此番归乡,虽然不可能跟那两位天子一样,一办酒宴就是十几日,一个月。 但,也要连摆三天酒席。 这钱,自然就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 几乎将两兄弟的积蓄消耗一空。 但,这是值得的。 张家兄弟富贵的消息和传闻,立刻就轰动了附近的十里八乡。 人人都伸长了脖子,羡慕嫉妒恨的看着张氏兄弟的威风和阔气。 人们的议论焦点,也都是安东都护府怎么怎么样,新化那边的条件如何如何好。 所以,张起兄弟一打起招募士兵和移民的旗号。 瞬间,报名的人,就踏破了他家门槛。 短短数日,张氏兄弟就募得子弟兵百余人。 都是身高七尺三寸以上,体魄强壮,接受过预备役军事训练的好汉子。 这些人,足以编组成一个亲卫队,作为张起兄弟的亲信心腹和中坚力量。 另外,还有一百多户人家,愿意跟着他们兄弟,移民去新化,进行屯垦。 在这些人眼里,乡情和宗族感情,是最牢靠的保证。 而半个月后,当张氏兄弟踏上回转新化的道路时,他们的身后是上千名的新兵以及足足七百多户的新移民。 这些人,都是这次邯郸籍士卒军官省亲后招募的结果。 一个月后,在燕国的蓟城,新兵数量达到了四千余,移民户数三千余户,接近万人! 整个队伍,延绵十余里。 好在,当地官府,对移民非常有经验。 一路上的饮食起居与居住,都配合的非常好。 所以,几乎没有出什么大问题,整个移民和新兵的队伍,就赶在了怀化郡的第一场大雪降临前,抵达了新化城。 按照惯例,新兵们都被各自招募的人,拉去自己的军队里,然后,下发装备,安排宿营地。 因为,马上就是冬天,所以,他们暂时不需要训练,只需要跟着老兵们一起,接受各种在安东都护府生存和巡逻的常识教育。 这些都是护濊军和安东都护府,用鲜血换来的经验。 而移民们,则被分配到了新化城附近的一个个已经开拓好的移民村。 这些都是些大型的移民村落。 因为有着过去屯垦团的成功经验。 所以,新的移民村,是被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的。 所有的房屋,大小形制和内外陈设,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房屋是用去年夏天烧制的砖瓦搭建起来的,非常结实,能抗大风,也能抵抗大雪,哪怕外面的积雪厚的能埋人了,屋中的居民也不需要担心自身安全。 每一个宅子里面,都有一间火坑和一个壁炉。 这是为了移民们能渡过怀化的冬天而准备的。 火坑烧的是牲畜的干粪便,而壁炉则烧的是泥炭(煤)。 有专门的官吏,教导这些移民怎么使用这些设施,并反复强调和提醒,相关的安全措施。 前两年,就有新移民因为没有听进去这些安全提示,而阖家死于碳毒。 所以,护濊军这次是格外强调了壁炉的烟囱的重要性,强调了无论如何,不要去堵塞烟囱。 除了这些,护濊军当然要给新移民们提供了过冬必须的粮食、油盐以及一些鱼干。 而为了给这些新移民准备这些屋舍与物资。 怀化郡支出数千万钱的资金,还从燕国调来了数十万石的粮食。 投资这么大,怀化郡和护濊军,肯定不是来做善事的。 所有的移民,都是以护濊军屯垦团的方式的加入的。 他们需要为护濊军耕作五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接受军事化管理和训练。 同时,还需要在农闲时,在护濊军的率领下,无偿为怀化郡营作工程,修桥铺路。 而在战争爆发时,所有男性,都需要拿起武器,加入军队。(未完待续。)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