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六十七章,我施舍你的! (第2/3页)
没法一下子上位书记,逼走周立昌,省委搞不好会派遣一个更强势的搭档来,又得重新适应和对付。 总之,没人知道杨子轩的真正目的。 但是,就是讲和了。 周立昌长吁一口气,说道,“子轩同志能以大局为重,很好,那穆英同志你回头牵头办好这个检查活动吧,对于选拔任用过程中,走后门,拉关系的恶劣现象,绝对不能姑息。” 周立昌本来已经打算在今天常委会上,暂时退让,休养生息,再卷土重来的,没想到杨子轩如此做派,就顺水推舟了…… 突然,周立昌感受到了杨子轩的目光。 那目光平静中带着一丝怜悯。 周立昌血往头上涌,我什么时候需要你来怜悯了? 但自己不正在接受他的怜悯吗? 他说打就开打。他说讲和,自己就得接受…… 这可是城下之盟啊。 接下来,杨子轩拿出了几份文件分发个常委们,是准备组建新的招商团队名单。为了鼓励招商,准备对各个经济部门的制定相关的招商指标,对各个区县制定招商指标,不能完成指标的,将要问责,甚至调离原来岗位,同时对招商成绩突出,能力强的干部,大胆提拔,充实到各个经济部门的核心领导岗位…… 说白了。杨子轩准备对各个经济部门进行新一轮的清洗和思想改造。 穆英拿到名单之后,又听取杨子轩关于招商指标的介绍,皱着眉头,“这种摊派会不会太生硬了?而且一刀切,也不太好吧?招商能力强的。不一定领导能力强。” “穆英同志,乱世用重典,这个比喻也许有不恰当的地方,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在乱局中,就要用重的措施。对比广陵,镇河。静海这些经济实力相当的地级市经济数据,你会发现广陵最薄弱的地方就是招商能力不强,这个主要有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是广陵的投资环境,硬件缺失,许多地方交通不通。城建和配套差,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到广陵来,另外一方面就是干部思想比较保守,还想着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田,没有创业和奋斗精神……” 杨子轩喝了口水。润了润喉咙,“硬件条件,我和市委政府的同志,也一直致力来改善,比如搞港口,搞高速,申报铁路过境,修建市内的快速干线,都是在努力……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来克服。但是软环境,却是可以切切实实的改变的……干部思想不够开放,就给指标,让他们开放。” 周立昌心里冷哼一声,刚还提到干部选拔任用的不正之风,马上就提选拔任用干部了,这又是被杨子轩将一军啊。 刚才各个常委都见到杨子轩和他握手言和。 他总不好立刻就翻脸,又破坏“停火协定”。 这个杨子轩还真是,只要有便宜就一定要占才舒服。 卫正风却笑道,“子轩同志,你的心情我能够理解,但是这个奇怪的招商选拔制度,会不会就是刚才书记说的,选拔任用干部的不正之风啊?” 谁都没想到卫正风这个一直沉默寡言的副书记会跳出来。 杨子轩立刻就猜到了卫正风的小心思。 这个卫正风也算是广陵的地头蛇之一,在广陵多次官场地震中,都稳坐钓鱼台,也是一尊强大的不倒翁。 听说他在省里没什么关系,他能够避开风浪,全靠他在历次地震中的精确站队,让人没法拿他开刀。 杨子轩不知道这个传闻的真实性,但是卫正风这个人挺厉害的,他不止一次听说过。 也许卫正风在省里有关系,但是能够一直隐藏不让人知,那也是一种厉害。 如果卫正风在省里没关系,能够一直站队正确,那更是一种厉害,这种人天生就是政客。 卫正风这次跳出来,是想破坏杨子轩和周立昌的“停火协定”,强化两人矛盾。 他是专职副书记,只有杨子轩这个副班长和大班长关系不和时候,他才更加显得重要,一旦杨子轩和周立昌和和气气的,那真的没他什么事儿了。 “通读中央文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有一条选拔干部的原则叫德才兼备吧,简而言之,就是道德和工作业绩兼备,对于这些经济部门而言,什么叫工作业绩,就是搞活经济,搞好经济,能够帮助广陵经济更上一个台阶,这个就是工作业绩。不知道正风同志为什么觉得招商就是不正之风呢?”杨子轩这句话还真是夹枪带棒的。 他的原则就是。 要扯皮可以,但是别拖后腿。 招商是杨子轩明年着重推行的一环,可不想让卫正风拖后腿,所以说话也毫不客气,不留情面。 尤其是把卫正风的名字“正风”和“不正之风”两个词结合来说,更是有出奇的讽刺效果。 一些常委差点没笑出来,再次见识杨子轩的牙尖嘴利。 卫正风这下子真是脸红得像猪肝一样,过了一会儿才说道,“那我建议在全市其他部门都推行这个指标。把这个指标作为考察提拔干部的一个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