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3  (第2/2页)
    李尚书走过顾月承时,向他摇摇头。    门关上了,此时殿内就只剩下了顾月承和皇帝。    顾月承跪下,“陛下是不是打算做一个暴君?”    皇帝愤怒地踢翻了一个香炉,眼睛都弹出来,将手边的一块镇纸朝着顾月承扔过来,但只落在了顾月承的跟前,碎了一地。    皇帝咆哮,“顾月承你放肆!你这是破坏超纲!理当凌迟!”    “陛下若能听臣说完,放弃出兵,纵使凌迟,也在所不惜。”字字落地有声。    皇帝气极,反倒坐下来,“好好好,你的脑袋朕摘定了!朕倒要看看你如何巧言令色救你自己的这条命!”    “权衡利弊,好处是可以扩大版图,历史上后人们会给您这个趁虚而入者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皇帝冷笑,“本来就应该乘他病,要他命。政治,本就是无情的。”    顾月承一声咳嗽,开始娓娓道来。    “如今这两族之间相互仇视,大屠杀已经在眼前。    这个国家的民族极其分裂,但又极其团结,否则不会因为国家首领被杀,两族进入大屠杀。    说句难听的话,如果是皇帝陛下被杀,我国的臣民可不会有多么大的反应。”    皇帝嘴角抽了一下。    还真他么敢说呀……    “在没有外界势力进入的时候,他们是敌对的。    可是当外界势力介入之后,只会有一个结果,就是他们会统一战线,一致对外。    陛下您最清楚,夜秦宣扬的全民皆兵,并不是开玩笑的。    如果您要政绩,力挽狂澜的政绩远远比这残暴的开疆拓土大的多。    如果您的开疆拓土,利用的是别的种族灭绝的时机,那就是不义的。    千百年以后,如果真的有能人统一了这一块大陆,那么所有土地都是一个国家,你这么做只会让后人不齿。    如果还是没有统一,那你这十分英明的趁他病要他命的举动,只会是两个国家心尖永远的刺。    再来,撇开名垂青史这些东西,就说现在。    这块地方地势险要,就算是现在出兵攻打,也未必能打的下来。    前几任皇帝,大多有的是机会去攻打这个国家,但都没有这么做,就算不了解其中的缘由,可也该知道那是权衡下来的最好的结果。    而如果打下来呢,首先要并进国家来,那么现在陛下幸灾乐祸看热闹的东西,就全部要变成我国国政头疼不已的问题。    这块地方两族人之间积怨是由来已久,根本不是朝廷间镇压就能解决的问题。    否则没有今日的两族仇杀。    您的介入只会使得那块地方的问题更加混乱,仅此而已。    那么为了彻底解决这里的问题,那似乎又绕得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灭绝。    毫无疑问,这个地方一定会成为整个国家的财政拖累,并且一定会内乱不断。    国内本身就是有反对势力的,内忧未解决,再弄一个外患进来,陛下是想请天下人早日改朝换代吗?”    “顾月承!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你简直是放肆!”皇帝拿起一个东西又想扔。    “陛下若真的出兵,一来会急剧史所罕见的屠杀之外,二来还会给我国带来灾难。    国将不国,民不聊生即在眼前,子清身为大楚的官员,眼看这样的事情发生却不能阻止,还有什么是比这更放肆的吗?”    顾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