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53  (第2/2页)
整日歌舞升平。    民不聊生,家破人亡。    一年不如一年。    襄兵何处何从?    王母山又叫女娲山,高耸入云,巍峨绵延,雄镇在泱泱大地之上。    有女娲补天造人类的故事,故事的发端就是这里。    这是一个诞生新生命,也许还是诞生新的天地的地方。    可是,天灾,战乱,酷寒,颗粒无收,饥民四下里逃荒。    这里的粮食望天收经常几个月不下一场雨。    风吹黄梁,呜呜有声,黄天厚土,民不聊生。    刘雨锡所带的襄兵进了山后,屯扎下来,开山种田,打柴烧炭。    可是,说也怪,王母山盛产两样特产,一是槐树,每到五月,漫山遍野洁白的槐树,给青黄不接的农人裹腹。    山里的枣树成林,落了一地的大红枣。    这是上天的恩惠与补偿。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百工所长全部发挥出来,一时,王母山烟火渐渐旺了起来。流离失所的土著又找了回来。    大丈夫在世上,应戴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    退守在王母山的刘雨锡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乱爬。    他不想困守在山里,像个没用的流寇。    壮志未酬,哪里甘心?    八尺之躯,混吃等死!    几万襄兵爱戴地称他为刘统帅。可是这些兵不是万里迢迢,躲到山里种白薯的。    刘统帅每日里三省:    我在哪里?    我为什么在这里?    我是谁?    我是灭亡还是成王?    每一句都没有明晰的答案。    可是,他的血槽已满到四溢。    大丈夫,死,不过头点地啊。    人生不可以做一只乌龟,即使他能活到古稀。    谢锜大将军反复刺激他的话,一日数遍萦绕在耳边:大丈夫在世上,应戴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眼下这与耗子为伍,躲进山里,肯定不是大丈夫行为。    他不能如此窝囊。    谢锜大将军的头颅已祭了热土,幸运的话可能转世了。    下一世他一定可以做君王。    不然委屈了前世。    老宰相谢实甫一生隐忍,到最后被朝中奸人赐一块毒饶饼,只吃了半只,抽搐顷刻就赴了黄泉。    这一切,让已在宫中为教习娘娘的爱莲痛不欲生。    我后来总算安排了一份差使,给割据一隅的君主的弟弟做私教。    王子很依恋爱莲。    爱莲怕黑夜。    宫里的黑夜,鬼魂到处飘,风声鹤唳。    小王躲在我的怀里,要听讲故事。    白天小王听我讲诗书策论。    晚上漫长的夜,爱莲我讲大自然的趣事,讲那个叫谢锜的男人。    不过,谢锜在故事里不叫谢锜,叫英雄。    那个英雄啊,身长九尺!    自己的男人,在故事里长高了,高大才威武。    “小王子啊,你知道什么是天吗?”    “那么,什么是地,你知晓吗?”    “哦,你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你也不知道什么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我摇头。    除了那个腐朽的君王,就是这个五谷不分的小王。    这个国家,如何是好?    “这个“覆”字啊,就是反,这个“翻”啊,也是反。”    “反?”    “对,反!”    我那时是义无反顾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