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8  (第1/2页)
    家里父母为他操碎了的老心,放着清闲的差事不做,非的往那危险的火坑里跳。    一边埋怨家中儿孙,嘴角却不可抑止的往上翘,十分自豪。    这一趟全须全尾的从边关回来,就算没捞着军功,没上过战场,这身份资历也比往日更为进上一步,日后前程可期也。    一人凑头过来,压低声线道:“如果早知晓南妃娘娘有如此凌厉手段,能够将三日不打,上房揭瓦的不孝子,训练的跟猛虎扑狼一般,都不用帝王下诏,我自个儿主动将人送上门去任打任踹,绝无半句怨言。”    “……”。不过话语虽然难听了点,却实打实的在理。    周围的人拼命点头,力挺对方之举。    没多送几个进去的此时后悔不跌。    一人插言道:“张大人,你家那小子看着真精神,目光灼灼,周身那个精气神,让许多人眼前一亮。”    “你家那个也是,拔刀那个架势太帅气,等回家,怕是家中门槛要给媒婆们给踩踏了,回家少不得将门槛加劳加固。”张大人戏谑对方,互相捧臭脚。    几个人互相夸赞对方儿孙,吐沫横飞,聊得不亦乐乎。    在嘴巴略显干涩之时,一同扭头看向颌下胡须上翘下点的刘正明,刘大人扰下巴,看我干啥?    难道我脸上长花了不成。    一人低声道:“家中不孝子去了边关,还望刘大人伸以援手,于粮草辎重武器上多出上一份力,以安家中老小的心。”    旁边的人脸上焦急,插话:“国库实在没有银钱,我家中还算殷实,可以私下募捐一些以解燃眉之急。”    虽说此次兴兵边关,全部所需从内库走,毕竟事关国家大事,国库不可能真做到一毛不拔。    多少要拨出库银购买粮草、武器、辎重,骡马等所需。    退一万步讲,军中有自家的儿孙,无论如何也不能袖手旁观。    国库再如何空虚,硬挤也要挤出一部分以边关战事为先。    户部只会嫌银子少,送上门的当然要吃进嘴里。    刘正明拱手谢过,一旦开了头,私下听到消息的人,都找到刘正明,愿意献银给户部。    工部尚书晚间还特意登门拜访,惊的刘正明险些掉了下巴,亲自到门迎客,好茶好水伺候。    工部尚书直接表明来意,捐银送钱,深怕落一个结党营私之名,只好夜间上门。    工部尚书道:“边关告急,我们这些为人臣者,当为国家贡献些微薄之力。”    周身浩然正气涤荡。    “宫里最近来没有需要维修的宫殿,外面也没有需要建设的行宫,我们工部暂时也没多少需要大量银钱的地方。”    刘正明一脸肃然,表示听的很清楚。    刘正明抿了一口茶,脸上带上一些忧愁:“陈大人来意,下官心中明白”。    说完叹了口气:“虽说近来户部私下收到不少同僚募捐,不过相对战事巨大耗费,只能称得上杯水车薪,下官也是有心无力,只能尽量而为。”    陈尚书略不满他敷衍之态。    家里小一辈最出色的孙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