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1  (第1/2页)
    勆沉思许久,方徐徐道:“姻亲的缘故,或许我不便置喙。”    “你和谁是姻亲?”齐国公惊讶不已。    张勆道:“我舅嫂姊归郡主,日前和平王太妃相认。原来她是平王太妃的亲生女儿。”把含黛的身世说了说。    齐国公默立风中片刻,方迈步进入大殿。    内阁大臣及齐国公等人以为依据,兄终弟及,平王乃宪宗之孙,大行皇帝之从弟,序当立。入启崔太后,崔太后见群臣议定,也无异议,懿旨宣谕群臣。平王以皇太弟的身份为大行皇帝发丧,之后于太和殿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崇安,尊崔太后为慈明皇太后,平王太妃为慈寿皇太后。    另外,新帝宣布他的龙凤胎姐姐朱娢自小寄养于亲戚家中,今年已满十八岁,长大成人,可以姐弟相认。特册封朱娢为姊归长公主。    “姊归。”后宫中的崔太后心思怔忡,摔了手中的汝窑雨过天青色茶杯。    公主、郡主常以县名为封号,所以当初靖和皇帝册封姊归郡主,崔太后视为平常,毫不放在心上。直到今天,崔太后才明白了姊归的真正含义:姐姐回来了。新帝的姐姐回来了。    第97章    崔太后掌控后宫数十年, 唯我独尊数十年, 这时心中却隐隐生出丝惧意。    朱琮这位新登基的帝王, 原来在崔太后眼里不过是个性情温和软弱, 靠着和崔家联姻才有幸登上皇帝的黄毛小子。崔太后看不起他, 也没怎么把他放到眼里,反正崔太后是孝宗皇帝遗孀,地位稳固,就算新帝不是她亲生的也必须要孝顺她、尊崇她, 否则连皇帝宝座也未必能坐稳。但新帝这个册封姊归长公主的举动却让崔太后心中不安了, 忐忑了, 七上八下了。    崔太后毕竟习惯了高高在上不可一世, 那丝惧意片刻之后便即消失, 又恢复了自负和自大。    崔太后召来了负责宫内起居注的一位老资格的甄女史,“哀家记得平王府的小郡主早年间便不在了, 不知哀家可曾记错?”    甄女史是位瘦长脸的中年女子, 从未嫁人,面容严肃, 鲜有笑容, 于是显得那张长脸愈发和马脸有些相似。她面容不甚美丽,说话声音却颇为动听,温柔又不失恭敬, “太后娘娘记忆无误,据宫中实录记载,靖和三年未央宫失火, 平王府的小郡主于火中不幸丧生。她被发现的时候,和她的乳母一起已烧成焦炭。”    崔太后皱眉,“如此说来,哀家记得没错了。既然如此,陛下为何册封了姊归长公主?”    甄女史小心翼翼的道:“此非奴婢等可知。”    崔太后颇为恼怒,很是发了通脾气,“要尔等何用?”甄女史诚惶诚恐的谢罪,崔太后生了会儿闷气,命人宣召她的两个弟妹赵氏、钱氏入宫。    赵氏和钱氏是时常进宫陪她说话的,接到宣召之后也没有多想,便坐轿子进了延寿宫。见了面,赵氏和钱氏行礼拜见过,赵氏忍不住抱怨道:“这可真是变天了。往常咱们崔家的人进出紫禁城是畅通无阻的,今天守卫公事公办的要起腰牌来了。韩公公没带,守卫硬是硬着他回宫取了,方才放我们进来,误了半天功夫。”    钱氏也不满,“平王不是答应迎咱们崔家的姑娘为皇后么?待崔家怎地如此苛刻。”    崔家还剩下十七、十八、十九娘待字闺中,崔十七娘是赵氏亲生爱女,赵氏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