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0章 (第2/2页)
。 “张院长是个经常会临时兴起的老顽童,指不定和他说事情的时候,他就会让我把程逐喊来,他如果也穿了一样的鞋子,那就有点尴尬了。”陈婕妤心想。 在出门前,辅导员照了照镜子。 她并不觉得自己遇到了程逐之后,就从灰姑娘一跃变成了真公主。 但也很明显,在他的作用下,自己好像真的从【精致穷】,变为了【真精致】。 至少今天这一身行头确实如此。 就好比她身上的这件大衣,价格昂贵,却没有任何明显的logo,让人去知道它是什么牌子的,显得无比低调奢华。 而普通人如果花这么大笔钱,绝对不会选择这个牌子的大衣,因为她们恨不得衣服上的品牌logo越大越好,最好隔着一条街都能让人看到,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衣服他妈的死贵。 这种消费观念上的不同,其实就已经能体现出很大的实力差距了。 陈婕妤喜欢这件衣服吗? 自然是喜欢的。 不只是因为它的版型和舒适度,也因为这是程逐特地挑选的。 但有时候,她也觉得它时时刻刻在告诉自己,她与程逐之间是存在真实的阶级差距的。 哪怕自己是辅导员,而他只是个学生。 陈婕妤经常会想:“我能给程逐做点什么呢?” 除了做每个月几次的那个之外。 还能做点什么? 今天,便是答案。 陈婕妤在读书时期,于网络上看到过一句话。 “你帮过的人不一定会帮你,但帮过你的人极有可能再帮你。” 她年岁尚浅的时候对这句话不甚理解,但随着她的社会阅历越来越多,开始逐渐理解这句话,并觉得它还真是有一定道理的。 她一开始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帮过你的人,都是在你身上投注过精力与心血的人,所以愿意再帮你。 有点像是……沉没成本? 而后来她对这句话又有了更深的认知,是因为她看了艾森·波德默的回忆录,看到了一句话: “许多人认为,要赢得他人的友善,最好的办法是给其恩惠。其实,这是对人性的误解,在现实中真正对你友善的,都是曾经给过你恩惠的人。” 陈婕妤很清楚:“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管是老师还是她的丈夫张院长,其实和上面这两点都是符合的。” 在陈婕妤读书时期,他们就给她提供过帮助。 因为他们怜惜她,也欣赏她。 但学业结束后,她和他们一直有着亲密的联系,一方面是因为师徒情深,她是真的由衷的感激他们,另一方面则是他们也能感觉的出来,陈婕妤是个好孩子,是真的在感恩,而不是对他们别有所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