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2节 (第1/2页)
年前,许黟想要在庭院里开辟一处药田,后来想着,好好的庭院,突然就挖了十几平的地方做药田,看着就不伦不类的。 他思来想去,就去找余秋林商量主意。 余秋林家里没佃田,他想不出什么好法子,便告诉许黟,要不然去赁个庄子。 “我看那些大户人家,都在郊外有庄子,里面种些好东西,养些家禽畜牧,吃肉都不用去外面买。”余秋林说着,便心生向往。 他这辈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当个有钱的商户。 反正商人子弟能参加科举,他要是有钱,就去买个庄子,养些家禽,种些果树,再雇几个下人照看,过上上等人的日子,要是家里的子孙有出息,能读书考功名,那就再好不过了。 想着想着,余秋林呵呵地傻笑起来。 许黟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但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黟哥儿,你若是真的赁了庄子,可要物色几个好的去守庄子。” “哦?是听闻到了什么?”许黟看他。 余秋林凑过来,低声道:“那陶家小郎这几日没来,就是去处理那些腌臜事了。” 许黟拧着眉,沉默了。 他不喜欢打听这些消息,很多时候,都是余秋林和刘伯在外面听到什么,他们再来找他说。 余秋林跑街串巷,知晓的小道消息不比刘伯少。 见着他面露思索,就没再犹豫,把知晓的事告诉他。 “陶家的庄子出了件丑事,有个管家偷跑了出去,被下面的婆子知晓禀告到主宅,结果发现,那管家身上不仅带了诸多银钱,还有一条帕子。” 那帕子用的是上好的余杭素锦,上方绣着精巧的彩莲,听闻还有字,但没人知道绣了什么字。 那条帕子当场就被陶家小郎烧了,人也抓拿了,说是打了十五打板,扭送去官府,查出他在打理酒楼时,贪了两百多贯银钱。 这钱可不少,潘县尉当即就断了案,判了流刑五百里。 余秋林思忖着说:“奇怪了,我后来打听,说这个陶管家是贬到庄子里当差的,那庄子是个闲差,他怎么会想不开逃跑。” 逃跑又能如何,那管家的身契在主家手里,即使逃了,也没有正经身份,去哪里都要偷偷摸摸的。 许黟端着茶杯,指腹来回摩挲。 人心复杂,而难测。以前像是小狗一样,被贱牙拉着贱卖时,只求着能有口饭吃。 后来得到主家赏识,渐渐走到下等人的最高位置,结果一朝跌落低谷,这落差感太磨砺人心了。 如今安稳,日子虽平淡却也衣食无忧,可也回不到当初渴求有一口饭吃的时候。 许黟缓过神,见着余秋林还在想着什么,没有出言评价。 这事在盐亭县里,竟是没生出多少水花。 只是陶清皓已有半个多月没来许家找许黟了,许黟托阿旭去送了帖子,结果帖子送去了,又送了回来。 陶清皓在帖子上回了字,只寥寥几句话,说他无心会友。 想来这件事对他打击颇大,又过了几日,鑫盛沅跑来找许黟。 “清皓可愿意见你?”鑫盛沅见到许黟,第一句话便如此问。 许黟皱起眉梢:“他连你都不见?” 鑫盛沅叹口气:“不见。” 太奇怪了。 他有点理不清,为何陶清皓不想见他。 因此跑来找许黟,想着能不能从许黟这里知晓些什么。 “许黟,我从未见过清皓如此。”鑫盛沅担忧,少年面白如玉的脸庞染上愁绪,“之前发生那么大的事,他都像无事人一样,这回,不知道是受了何刺激。” 许黟拍拍他的肩膀:“不若,让他独处一段日子。” “嗯?” 鑫盛沅一愣,陶清皓都这样了,还让他独处,那不得憋出病来。 许黟道:“他不愿说的事,想来对他很重要,只要他想开了,自然是愿意见我们的。” 鑫盛沅嘴唇翕动,化成一声叹息。 他坐到椅子上,自顾自地倒了茶水,喝完,两腿一蹬,摆出大大咧咧的姿态。 “许黟,你最近都在忙什么?”他扭头问。 许黟看了眼庭院外的天穹,万里无云,晴朗一片,他坐到椅子上说:“想去牙行,找经纪问下可有庄子出赁。” “你要赁庄子?”鑫盛沅惊诧。 许黟点点头。 鑫盛沅好奇问:“你赁庄子想做什么?” 他听到许黟赁庄子是用来种药材,眼珠子转了转,就说他在东郊外还有一处小庄子。 “那庄子素来闲置,只两个仆人在打理,里面什么都没有,要不是为了不荒废着,都不想丢两个仆人在那里。” 许黟对于鑫家到底有多少个庄子不好奇。 他疑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