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_第17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0节 (第1/2页)

    许黟离得近,对他自言自语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却没打算插话。

    他转而看向这位妇人,对她轻声说道:“这病不难医,我为你开一药剂,你服用三日,若是鼻出血止住了,再喝五日就可以停药。”

    妇人和壮汉闻言,两人热泪盈眶的起身给许黟行礼。

    许黟连忙将他们扶住,不让他们行礼的说道:“我不过是举手之劳,两位不必如此。”

    见他们还是依旧擦着泪水,连连致谢,许黟又道,“要谢的话,还得谢吴大夫,他邀我来,诊金药钱都是他出。”

    吴关山从凝思中回过神来,赶紧说道:“还是得谢你,你今日本是要入住新居,好好在家里歇息的,倒是我的不是,把你给喊出来。”

    许黟幽然看他:“……”知道就好。

    申时之前,便是许黟乔迁请客吃饭的时辰,他们没在这对夫妇的家里多待。

    许黟取出纸笔,吴关山在旁研墨,他提笔写下芍药地黄汤。

    这汤方本只用四味药,芍药、地黄、丹皮、犀角屑,其中的犀角屑,许黟用水牛的角代替。

    如此的话,这药方的成本就会有所降低。

    许黟写完,把药方递过去给他们,之后,便又详细说了一些注意的事项,让妇人不要心有多虑,好好喝药。

    从茅草屋出来,许黟微微皱眉望向身后的小院,看着院子里晾晒着的数条浆洗的布条,沉默半晌。

    在旁边一直等着他的吴关山心里生出异样,问他:“怎么了?”

    “你不是说,她的丈夫是医馆里的帮厨吗?”许黟回过头,缓步的往前走,坐上牛车后,方才问道。

    吴关山没觉得哪里不妥:“是啊。”

    许黟看他:“那为何院子里有那么多浆洗的布条?”

    “原来你好奇的是这个。”吴关山恍然大悟,“他家贫寒,只靠着帮厨的月钱,日子过得苦,他娘子便顾着家里,每日也替医馆里浆洗药用的布条。”

    这活,本用不到妇人去洗,医馆里好几个学徒呢,哪个不能洗了?

    但是陈大夫再如何不管事,心里都有数呢,便把这些杂活之类的,分摊出去,让一些贫寒的人能多挣一点钱过日子。

    许黟微微一顿,侧目隔着药箱看了他一眼。

    ……

    “这是诊金,说好的要付给你的,这个是我准备的乔迁礼,不是贵重的东西,就两块墨锭。”

    回去路上,吴关山低声的说着话。

    许黟见着十文钱,又一个小盒子,说道:“多谢了。”

    吴关山摇摇头,见着许黟把东西都收下了,他笑说:“今儿是好日子,我还让你给病人看病,本就不吉利了,再不送点礼,说不过去。”

    不说还好,这么一说,许黟就有些忍不住了。

    “你都知道这样不吉利了,还找我?”

    吴关山笃定道:“因为病人需要大夫,而你会答应我的。”

    许黟:“……”这话,确实无法反驳。

    以前他家里人,要是遇到情况紧急的病人,别说是搬家这样的日子,就算是过年,都会立马回到医院。

    “既然送了礼,待会就跟我一起回去,这酒,你得喝一杯。”

    “必须去,这是你的乔迁酒,我怎么能不去。”

    两人闲聊着好一会儿,城门到了,车把式套着黄牛,驱赶着它进入到城里。

    吴关山满意地看着周围,目光留恋的看向两边街景。

    他们到家里时,阿旭和阿锦他们已经把申时宴席上的吃食备好,一盘盘的放在蒸笼里温着。

    等待片刻,陆陆续续的车辆停在许家门前。

    里面的人依次下车,分别是邢岳森、鑫盛沅和陶清皓他们,以及过来凑热闹的刑岳书和雪莲。

    后者是鑫盛沅的大丫鬟,本是没有资格来参加的。但她之前受过许黟的恩惠,亲自绣了一副山水画作为贺礼。

    鑫盛沅便觉得,许黟不是那等看人眼低的,就把雪莲给带上了。

    南街石井巷的街坊们,跟许黟熟稔的,也都来了,这会儿进来宅子,都是连连惊叹,夸赞着这房子有多好。

    他们大部分人囊中羞涩,送不出多好的贺礼,准备的都是自家种的蔬果,或是养的家鸡下的鸡子。

    许黟不分贵重,收下后,请他们入座。

    南街的街坊们独坐一桌,许黟就让余秋林替他多照顾一些,他还留阿旭下来,有何事都来寻他。

    交谈几句,许黟回到邢岳森他们这桌。

    陶清皓左顾右盼,叹息道:“早知你这来这么多人,我就让掌柜的派几个人来帮你了。”

    “心意领了,来帮忙就不必了。”许黟笑说。

    陶清皓呵的笑出来:“怎么,我的人你还嫌弃?”

    许黟啜了一口茶:“不至于。”

    陶清皓也就问问,没想真的跟他对峙,他从怀里掏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