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_第1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5节 (第2/2页)

,我去后院,不能让他们拿了工钱不干活。”

    许黟淡笑:“有道理,那就辛苦你们兄妹俩了。”

    阿锦高兴喊:“不辛苦!”

    喊完,她就拿着干活的抹布,蹦蹦跳跳的去后院了。

    虽然她担着临时监工的职责,却也想着给许黟分担,多干一些活,这样就能多省出一日雇工人的银钱。

    许黟不晓得她还打着这样的算盘,要是知道了,一定要带着她去找陶清皓拜师,这娃……有做生意的头脑。

    一进院的宅子有几百平,几个人分工合作,分到的地方也不算多,但宅子几年没住人,荒废得挺狠。

    院子里、墙角处、连灶房外面的那口井,都积着厚厚的井泥。

    不把这些井泥掏了,这井算是废了,没法用。

    许黟雇来的两名壮汉,便是来掏井泥的,他们先在腰间系上绳索,一头在上面拉着绳索,一人则是下到井里。

    没一会儿,就有第一桶井泥提着上来。

    壮汉把黏腻的井泥倒在一旁停着的木板推车上,倒满一车,就要拉着去外面倒掉。

    清淤泥是苦力活,初春的天气阴冷,在上头的壮汉已经忙出一头的汗水。

    他擦了擦掉落到脸颊的汗珠,吆喝一声,提着装满淤泥的桶,倒入到推车。接着,他拿着毛巾擦拭双手,拉着推车去把上面的淤泥倒了。

    门外,有收淤泥的,一车就要五文钱。

    这钱自然是要许黟掏。

    许黟喝着茶等着,见着壮汉来寻他,就递给他五文钱。

    井里的淤泥清除到一半,井底便“咕噜噜”的冒出井水。

    里面清泥的壮汉往上大喊,接着,上面的人就把他一点点的拉上来。

    这时,许黟也好奇地过来看情况。

    “如何了?”他问。

    壮汉喘着气,回答道:“许小官人,这里面的水质还是浑浊的,得彻底清完了泥,再撒上石灰,井水才能用。”

    他们是做这一行的老手,比许黟更懂得如何清理井泥。

    许黟闻言,就道:“辛苦两位。”

    “嘿嘿,不辛苦。”其中一位笑道,“我们也是拿了小官人你给的工钱,自然要把这事给办好。”

    许黟颔首,接着问道:“还有多久能清完?这石灰需要备多少?”

    石灰他家里有,就是不知可够。

    壮汉说道:“再过半日,这井就能清好,石灰也不用多,要一斗就够了。”

    许黟道:“好,我来安排。”

    两名壮汉歇息一会儿,又换着人下去清理井低的淤泥。

    见着两人如此辛苦,许黟不由轻叹,无论哪个时代,基层的百姓赚钱都是艰辛的。

    为了这几十文的工钱,半个身子泡在冰冷的井水里。

    许黟沉思片刻,转身就去到灶房。

    灶房是阿旭在负责管着,他这两日先跑来收拾,把灶台清理了出来。这会,灶房里的灶台是能用的。

    许黟前脚刚踏入灶房的门,后脚阿旭便眼尖的看到他,小跑的过来。

    “郎君,可是有什么要忙?”阿旭问道。

    许黟摇头:“没事,我自个来就好。”

    他拿出襻膊挂到脖子处,把两袖撸起来,蹲下身,刷洗沾着泥的生姜。

    许黟有时候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尽可能的给他们熬煮一些驱寒的生姜汤。

    生姜汤做好的时候,外面的天色渐渐暗沉下来。

    他出来,将视线落到天空。

    今年初春的雨水,还没落,想来也就在这几日里。

    春雨将至,城外的农人皆是满脸期待着,待春雨过后,春播便要开始了。

    *

    庞宅,回廊小亭,炭炉上的陶壶咕噜噜的冒着响。

    庞叔提着陶壶,给对坐下棋的庞博弈和潘文济沏茶。

    庞博弈落下棋子,端着茶饮了一口,缓缓道:“你可知,许黟这几日要入住新宅?”

    潘文济翻了一白眼,心想我应该知道?他说:“怎么,这许黟入了你的眼,我也要时刻关注着?”

    庞博弈看破不说破,直接道:“你备了什么礼?”

    “还有什么礼,送给晚辈的东西,便就那几样。”潘文济说完一怔,旋即就知道自己被庞博弈给套话了。

    他也不气恼,笑笑道:“莫非这小子给你送来帖子了?”

    庞博弈闻言笑起来。

    这时,旁边的庞叔开口了:“潘郎君有所不知,这几个月里,大郎与许大夫走得近,连着送了好些药酒过来。”

    潘文济皱起眉头:“你这身子,还能饮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