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6节 (第2/2页)
不过当许黟穿上她做好的鞋子,阿锦还是欣喜的差些从地上跳起来。 她还惦记着自己是姑娘家,忍着心里的激动,问许黟喜不喜欢。 “不错。”许黟挺喜欢的。 有了皮靴,他以后冬天下雪上山,就不怕沾到雪湿了脚。 许黟试过靴子,没有立马脱下来,而是反问她:“为了做这靴子,你上月的月钱还有剩?” 阿锦抿了抿嘴唇,她都花光了。 买鹿皮就花了一钱银子,丝织布价格昂贵,她就剪了两块布头,都要了她二十文钱。 阿锦不敢跟许黟说用了多少钱,但许黟哪不知这些东西的物价如何。 尤其是冬日里小贩卖的皮子,没有上百文钱,哪里能买到这么大一块。 这时,阿旭提着两个空的陶罐出来,打算放在墙角处风干。 他见妹妹把新做的靴子拿给郎君了,愣了一下,没有犹豫的马不停蹄回屋。 没多时,许黟手里多出一个玲珑小巧的十二方格妆匣。 许黟:“…………” “这是?”他目光看向隐隐激动的阿旭。 阿旭兴奋的解释:“郎君忘了吗,上回你跟我说,要是有分开装香丸的匣子就好了,我昨日去到集市里挑了许久,终于让我找到了。” 这妆匣分上下两层,每一层有六个格子。每个格子有婴儿拳头大小,用来分开放香丸确实不错。 但是,这是妆匣,闺房娘子夫人们在用的物什,就没有简简单单的,多是绘画着各式花鸟图纹,精美得就好像一件艺术品。 “郎君,你是不喜欢吗?”阿旭看向许黟的脸色,忐忑问。 许黟捏了捏眉心,道:“东西是好东西,但不适合我用。” 阿旭瞪着眼睛:“卖匣子的说,这是汴京传来的最新样式,好多人争抢着要。我、我多花了六十文才把它买下来的。” 许黟:“……” 谁说不是呢。 不管是不是汴京传来的最新款式,这妆匣在娘子夫人眼里,确实是好物什。 一想到这里,许黟想要劝诫的想法平息下来,说到底,这两个小孩如此费心,只不过是为了讨好他。 他心情不错的接下两人精心准备的礼物,道他们以后不用再这么破费了。 “只要是你们用心做的东西,我都会喜欢。”许黟摸了摸两人的脑袋。 …… 另一边,冯姜良在别过许黟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总是觉得这许黟变化太大,不像是他想的那般郁郁无为。 第二天他来到私塾里,与同窗闲聊时,似是随意的提起许黟。 “不知道黟哥儿离开私塾以后,都做了什么。”他饮着茶,感叹一句。 旁边,有同窗问他:“你说的是那个许黟?” 冯姜良点头,微微笑说:“除了他,我也不识得其他叫‘黟哥儿’的。” 那同窗附和他道:“他素来家境贫寒,不读书了,自然是重新下地干活吧。” 冯姜良眼里带上笑意,语气却颇为惋惜:“他读书时,挺刻苦用功,着实太可惜了一些。” “你就是太心善了,对他这种人还记挂着,也许对方早就不记得你这个同窗了。” 冯姜良嘴角微抽,同窗虽是无心,但还是说中一部分事实。 就在这时,另一个同窗经过他们,听了他们一嘴话,没忍住的开口:“你们说的许黟,他没去种地,而是弃文学医了,我前阵子还听说,他还识得邢家的五爷,那邢五爷都能与许黟交好,想来他过得甚是不错。” 冯姜良:“???” 那同窗看他怔住的神色,问他:“你不知道呀?” 冯姜良下意识回他:“我该知道?” 那同窗表情怪异地看他,道:“你平日里挺关心他的,莫非从没去找过他?” 话音一落,其他几人也纷纷疑惑地看向了冯姜良。 是呀,他们经常听冯姜良提起许黟,却好像从没听过他是否找过对方。 …… 次日,许黟把碾碎的药材装到纱袋里,接着他去到西街一家酒肆,买了他家度数最高的清酒。 甘甜美味的清酒价格都不便宜,一角就要六十文钱。 许黟买得多,酒肆的掌柜欣喜万分,直接就送了许黟装酒的竹筒。 买完清酒后,许黟问掌柜的:“你这可有卖药酒?” “药酒?自然是有的,小郎君可是要买呀?”掌柜笑着问。 许黟问他什么样的药酒。 掌柜呵呵笑起来,自豪地跟许黟说道:“我家店里有一款招牌好酒,名滋补酒,这酒可不一般,是行脚商从苏杭一带运回来的,里面是用了好些名贵的滋补药材,价格贵如油,一角就得几钱银子。” 许黟听后,心里默默地估算一下价值。 真要是卖这么贵,恐怕不止是加入药材的缘故,还有可能是制酒曲的秘方。 再有就是从苏杭一带运过来,这路途遥远,所用到的人力物资都不低。 许黟看向掌柜,问他:“要是我手里有一款药酒,掌柜收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