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节 (第2/2页)
睛亮亮的惊呼。 阿锦高兴儿地将这有半米宽的毛抖起来,手里摸着光滑的毛发, 高兴的想着, 其他郎君都有狐狸围脖,他家郎君也得有。 这狐狸毛这么好看, 做成围脖戴在郎君身上, 肯定更好看。 许黟无奈一笑, 问张铁狗:“这趟去往梓潼怎么这般晚才回来?” 张铁狗随性的坐到院子木凳上,许黟为了方便取暖,在木桌脚下放着炭火盆, 人坐下时, 正好可以暖脚。 他呼出一口气,仰头把许黟递过来的温茶喝到肚子里,才说道:“我们在梓潼待了五日,把所需的货物都备齐后,行商的主顾想要去甸氐道低价收一批皮毛。谁想,刚到那日, 便下起大雪。” 他们被困在甸氐道出不去,返回梓潼县的道路又被雪埋了, 一时半会离不开, 就只能被迫逗留在甸氐道了。 连着被留三日,行伍里有人得了风寒, 整个人高热不醒。 好在,这趟张铁狗离开前来找过许黟,在许黟这买了些驱寒的药物。 这一路张铁狗没病没灾的,带出门的驱寒药物全都用在这人身上,总算是把人从阎王爷那里拉了回来。 “这趟回来,他还想着跟我过来恩谢你,我说不必了,让他把药钱给我就成。”张铁狗道。 那药他找许黟买的,花了三十文呢。 不能就这样白白送给别人,好在那人也识趣,知晓张铁狗要钱,就将药钱还了,没再提要跟着他来许黟这儿。 许黟敛眉听着,向张铁狗问了一些外面县城的事。 得知梓潼县的药价没有比盐亭县便宜到哪里去,这趟行脚的商人,都是囤的取暖物件,比如柴火,木炭,棉和麻之类。 张铁狗还说,他们在梓潼县的时候,还听到关于阴平县的消息。 说阴平县换了新的县令,那县令是颇为年轻,年仅二十有八,且还是进士出身,来到阴平县不足一个月,就抓拿下监了好几个贪污受贿的吏役。 “这些都是行脚的商人说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张铁狗对着许黟道。 他神色无所谓,挠着头的说着,反正和他没甚关系。 许黟也当做是趣事在听,根本没有往别处多想。 两人好不容易见一回,许黟想要留张铁狗下来吃午食,张铁狗却摇头说有事。 他们昨晚刚在县城落脚,带回来的货物都还没清点,且雇主还未给他结算余钱。 许黟知他有要事要忙,便让他且等下。 他去到灶房,拿出一包药粉,让他带回去泡在水里洗头。 洗三回,把头上的虱子虫卵给洗了。 “有吗?”张铁狗一愣,有些头皮发痒地抬手挠了挠头。 许黟:“……” “你在同我说话时,已挠了不下十回头。” 语音落下,换张铁狗沉默了。 他拿起许黟给他的杀虫粉塞到怀里,顿时怀中鼓囊囊的,闷声的说:“那我走了。” …… 接下来的两日,阿锦都在给许黟做赤狐围脖。 赤狐的皮毛艳丽,完整的皮毛拿到收购的铺子里卖,少说也能卖几钱银子。 阿锦一边给许黟量围脖的尺寸,一边用剪刀裁剪出形状,边夸着这赤狐的毛柔顺光滑,说瞧着一点都不比鑫郎君的差。 鑫盛沅常戴着一条毛色上等的赤狐围脖,衬得他唇红齿白的,更加的贵公子气质。 许黟却不想,他觉得戴如此红艳的围脖,有些过于夺目了。 阿锦反而说道:“郎君生得好,却总爱穿那几个颜色的衣裳,像鑫郎君和陶郎君那样好看的衣裳,郎君你都不穿。他人还戴头花,郎君也不戴,把好颜色都给遮住了。” 在她看来,许黟就该穿那样好看的。 “这是张郎君好不容易给你打猎到的赤狐,郎君要是不戴着,岂不是让张郎君的心意没有了着落。” 许黟:“……”他以前怎不知道,这丫头还有如此劝说人的本事。 还别说,他还真的被劝得犹豫了。 想着张铁狗那日爬山涉水回来,便第一时间来寻他,就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了。 “罢了,你既给我做成了围脖,我就戴着吧。”许黟眉眼带上笑意,无奈说。 阿锦见状,喜得两条眉梢都弯了弯,加紧的将围脖赶做出来。 到晚间,夜色渐浓,屋外冷风吹着树梢,屋里点着熏香,暗香浮动间,许黟听到隔壁房里传来阿锦高兴的叫声。 接着,就听得阿锦小步跑地往他这边过来,许黟眉梢轻抬,目光落在门口处。 下一刻,阿锦就出现在眼前,她手里拿着赤狐围脖,喊道:“郎君,我做好了,你快试试。” 阿锦在围脖里面缝制上一层柔软的棉布,针脚紧密,不见一丝缝隙。再反过来看外面的皮毛,毛绒绒的,很难找到针线的位置。 以阿锦日渐精湛的针线活,这条围脖确实不差鑫盛沅那一条了。 许黟刚戴到脖子上,顿感脖颈处暖和不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