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_第1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5节 (第2/2页)

他:“你怎么不早说?”

    青年嘴角抽动,他也想说呀。

    ……

    另一边,许家。

    许黟把出诊的木牌收回,背着小筐出门。

    医馆里的学童看到他,笑着过来与他说话:“许大夫,你好些日子没来了,今儿来,是想要买啥药材?”

    许黟道:“象皮,没药,乳香,赤石脂这些药可有?”

    “没药,乳香和赤石脂都有,就是这象皮……”学童顿了顿,继续道,“不瞒许大夫的,这象皮能入药?”

    许黟颔首,淡声道:“能,这象皮能治湿痹,可敛疮,溃疡久不收口,加以象皮粉入药膏,涂抹在伤口处,能去腐生肌。”[注1]

    在《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载象皮能quot;治下疳,烧灰和油敷之”,需得炮制,去掉筋膜油脂,切块晒干;或是炮制成象皮炭再使用,属于冷门药材。

    它虽是一种中药材,只是在许黟那个年代,已经买不到了,而是用别的相同药效的药材来替代。

    学童听得认真,不免心里震惊,这许大夫懂得真多。

    许黟看着他如此,勾唇笑了笑,说:“既然馆里没有象皮,其他三样药材,你给我包个二钱吧。”

    给青年制作的生肌膏,只需要一钱的药量,许黟习惯有备无患,是想着既然想做药膏,那就多做一份留着备用。

    学童应好,转身去药柜里称二钱没药、赤石脂和乳香。

    赤石脂和乳香价贵,买了这些药材,共要了三钱银子。

    许黟爽快付钱,学童给他包药时,说起前阵子许黟在义诊堂坐堂的事。

    “要多亏了许大夫,我娘腿病痛了好几年,这回我让她去义诊堂寻你,吃了两旬药汤,腿就没再痛过了。”学童感激道。

    许黟一听,很快就想起是谁了。

    那日有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她跛着脚来看病,那脚不是别的原因引起的,只是长了热毒疮。

    许黟就让阿锦给这妇人清洗疮处,指导阿锦把这热毒疮给割下来。

    而后,许黟开了青苔散给她敷伤口,再开一方龙胆泻肝汤。

    此药方解毒利湿,可用在肝胆湿热下注证所引起的病症上,妇人虽没引起下注证,但腿部长了脓疮,久久不愈,且愈后复发。

    便是因为没有调内,他所开的龙胆泻肝汤,也是为了清妇人积攒多年的实火、湿热。

    听闻这妇人的病已好全,许黟对着学童说道:“这汤剂不可久服,这病好了,记得叮嘱你母亲,素日里多喝温水,食多辛辣之物的话,记得喝解热茶清热降火。”

    学童感激道:“多谢许大夫提醒。”

    ……

    南街的医馆里没有卖象皮(药材),许黟转身去到妙手馆,接待他的是一位从没见过他的学徒。

    这学徒不识得许黟,见他来买象皮,目光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

    而后,他问道:“我们这儿是有象皮,你是要炮制的,还是未炮制的?”

    许黟道:“麻烦给我炮制好的象皮。”

    学徒“哦”了一声,说了个价给许黟,许黟心里估算着价格,还算合理。

    炮制好的象皮,以片大,皮厚者为佳。

    学徒拿出来的象皮,品质只能属中等货色,薄薄的一片,不过巴掌大小。他挑出几块,放到秤上一打,有二两一钱七分。

    学徒对许黟说道:“多出了一钱七分,这象皮不能剪,可要?”

    “要。”许黟点头。

    学徒得了话,就把象皮包在黄麻纸里,正要给到许黟的时候,后面就出来一个戴着黑色儒巾,穿着青灰色长袍的男子。

    这男子就是吴关山了。

    吴关山刚走出诊堂,还未开口说话,先看到许黟出现在医馆。

    他顿住,眼里多出喜色地喊道:“许大夫,多日不见怎么来妙手馆了?”

    “吴大夫,别来无恙。”许黟朝着他颔首,笑说,“过来买点药材。”

    “哦?什么药材要过来这儿买?”吴关山疑惑。

    许黟就与他说到上回两人医治的瘰疬患者,顺带说他要为患者炮制药膏的事。

    吴关山听后,便来了兴趣:“这病人既去找你,可是你开的药方服用后有了疗效?”

    许黟说:“他脖子处的串珠状已收敛不少,没有再长新的出来,不过里面的内核需要清除,我才想着为他制些药膏。”

    于是,吴关山与许黟讨论起来这生肌膏如何炮制。

    许黟说了几种药材,而后又道:“这药方是在一本奇书中得知,我还未知药效如何,吴大夫要是想试,我可把方子写下来。”

    吴关山思忖片刻,摇头道:“这药方既是你从别处得来,还是不要拿给我了。我怕我一不小心,就给用上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