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_第1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6节 (第1/2页)

    许黟垂下眉眼地从怀里掏出手帕,放在诊脉处,再将手指搁在切脉的脉搏上方。

    隔着帕子,脉象感知变弱。

    许黟切脉的时间较之前长了一些。

    旁边的江苏玉等得有些心急,看着沉着脸不说话的许黟,变得更心慌。

    “许大夫,我姐姐如何了?”

    许黟没有立即回他,而是再度切脉一回,让江娘子换左手给他。

    过了一会儿,他收回手,看向江苏玉道:“小娘子这是气血郁滞,胎元受损。”

    “严不严重?”江苏玉看向姐姐,又看了看许黟,“会不会危急到肚子的胎儿?”

    这是姐姐和姊兄第一个孩子,他姐姐在有了这个孩子后,心里就盼着孩子能平安出生。

    他不想看到姐姐难过。

    许黟道:“不严重,是由起居不慎,行路劳累引起,以至气血逆乱,需得益气补血,补肾固胎。”

    但他看江娘子面色虚白,下肚坠痛,恐怕还有其他原因引起。

    许黟目光扫向周围,最后视线落到悬挂在窗沿边的熏香锦囊上面。

    他问道:“那锦囊装的是何物?”

    江娘子半撑着身子起来,轻弱道:“是相公送我的安神香,里面放的都是安神的药物。”

    许黟道:“可否给我一看?”

    江娘子点了点头。

    于是,她旁边的江苏玉就把锦囊解下来,递到许黟面前。

    许黟把锦囊打开,将里面的东西倒出来到手掌心,有檀香、佩兰、白芷、艾草等药材。

    这些确实都是可以安神的药物,其味浓郁,长期戴在身上能起到行气温中,安神醒脑的效果。

    许黟以为是他想差了,或许真的只是舟车劳顿引起的气血逆乱。

    他刚要把这些药材装回到锦囊里,就瞥见锦囊处有一些沉褐色的粉末状。

    他一顿,捏起这粉末在鼻尖嗅了嗅。

    是麝香。

    有人把麝香研磨成细粉,一起装在香囊里,而这香囊装有檀香、佩兰等味香之物,要是不仔细分辨,很难被发现。

    许黟:“……”

    许黟把这些药粉倒在手心,伸到江苏玉面前。

    他沉稳道:“这是麝香,孕者不可长期佩戴,要不然很容易引起胎儿不稳。”

    “麝香?!”

    两道声音一同惊呼出来。

    江苏玉立马捏了些闻了闻,果然是麝香!

    旁侧的杨婆子急忙地近身过来,想要拿去那锦囊,许黟早有提防地侧开距离,没让她成功地拿到手。

    杨婆子意外地愣住,有些震惊地开口:“哪里来的麝香,不会是你胡言乱语吧,这可是大郎送给娘子的锦囊。”

    言下之意,难不成大郎想害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不成。

    江家姐弟心底皆是生出寒意。他们都知道,韩相公不会做这等下作的事,但韩家其他人可不一定。

    江苏玉面色难看:“是这锦囊的缘故,才使得我姐姐胎儿不稳的?”

    “不一定。”许黟摇头,不敢妄然下定论,“这佩戴有几时了?”

    江娘子心有余悸道:“从我怀胎起,相公就送了这锦囊。”

    从怀相来看,已有六个月余了。

    也就是说这锦囊戴在身上有六个月的时间,怪不得。

    姐弟俩看到许黟的表情,就知她有腹痛之兆,这锦囊便是罪魁祸首。

    他们再去看那锦囊,眼神里已全然不同。

    只杨婆子心里头非常的不安,她知大郎不会做此事,那么敢在锦囊里下手的,就不超过三个人了。

    想到此,她就心神不宁,虽然她不喜这个江氏,可说到底江氏她怀的孩子是大郎嫡亲的孩子。

    “娘子,这锦囊万万不能再戴了。”她喊道。

    这车厢里的人,谁会不知这锦囊的危害。听她这般说,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江娘子捂着肚子询问许黟:“我肚子里的孩子可会出状况?”

    许黟道:“从脉象上看,情况不算坏,但不宜再舟车劳顿。前方就是盐亭县城,在下提议,还是先歇息几日养胎为好。”

    至于如何养胎,许黟表示他会开一张药方,江娘子去了县城,就可以去医馆里抓药。

    江苏玉看向姐姐,轻声道:“阿姐,我们听许大夫的。”

    “可是……”杨婆子又忍不住地想说话了。

    她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江苏玉看过来的眼神吓得咽了回去。

    江娘子对着弟弟点头,而后对许黟道:“麻烦许大夫了。”

    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