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4节 (第1/2页)
“这捏的形状都不行,哪算好看了。”何娘子感慨,“你都不晓得,那些大户人家的灶娘做的角子有多精巧,一个个看着都好似能摆出来玩的把件儿,好看得都下不去嘴。” 许黟笑说:“何娘子手巧,要是多做几回,定能做出那般好看的。” 他说罢,有些蠢蠢欲动。 像饺子这种东西,就要得自己包的才有意思。他便唤何娘子教他。 何娘子正要教阿旭怎么包,听他想学,也就一并教了。 不止,她把何秋林也叫上。 百姓人家才不讲究“君子远庖厨”的说法,几个人围坐在小凳上面,看着何娘子左捏右捏的,以为角子就容易做了。 自个试了才知道,什么叫做丑东西。 许黟和何秋林两人捏出来的东西别说是角子了,就连基本的形状都分辨不出来。 反而是年纪尚小的阿旭很有天赋,做出来的角子像模像样。 绕是如此,许黟也没放弃,继续做了六七回,到后面,他也捏出来月牙状的角子。 角子下锅煮,煮到一个个漂了上来。 何娘子用漏勺捞起来,装到盘子里让阿锦一盘盘地端出去。 何家的屋里点着油灯,昏黄的光照得屋子都带了暖意,再看刚煮好的角子,飘着热腾腾的雾气,使得人肚子咕噜噜的叫唤着。 大家都饿了,便没有客套说话,尤其两家人熟得很,平日里也会互相赠送食物。 醋可以开胃,许黟便跟他们说角子蘸醋的吃法。 何秋林眼神亮了亮,起身就要去灶房里拿醋。 “我带过来了。”许黟示意他坐回去。 他带来的是陈醋,陈醋比起米醋,味儿没那么刺鼻,翻出来时会有浓浓的醋香味。 爱吃的人会觉得它好吃,不爱吃的人光是闻着都能避退三舍。 何娘子他们在听完许黟说的,想着先尝试着好不好吃。 许黟便给他们倒了醋碟。 这一吃,他们都有些惊喜,果然是比单独吃角子好吃。 吃着甚是开胃,食欲大开了。 许黟夹着角子蘸醋咬开,露出里面的菘菜猪肉馅,这馅调的好吃,浸了醋,味道更香。 “黟哥儿,你是怎么知晓有这种吃法的?”何秋林崇拜的看着他。 许黟淡定道:“这吃法外面早便有了,只我们没见过而已。” 何秋林不由向往:“我要多出去走走,这样才能识得更多东西。” “吃都堵不住你的嘴。”何娘子瞪了他一眼,自从秋哥儿说要去做跑商的买卖,何娘子心里头就不放心。 但秋哥儿正劲头上,她不好说丧人心的话,便也不再管了。 …… 第二天一早,许黟醒来练完拳吃了早食,就喊阿旭跟着他去往城外一趟。 阿旭收拾出简单出行的装备,带上竹筐、干粮、水、砍刀、衣物等好些东西,在刘伯驾着牛车抵达门外,他们便前后上了车。 他们一走,阿锦独自守在家里,小黄陪着她,走到哪就跟到哪。 有这条跟屁虫在,许黟也放心阿锦一个人在家中。 刘伯驾的牛车没有完整的车厢,甚至连车顶盖都没有,可以用四面楚歌来形容。 阿旭在上了车后,索性就把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暖手的手炉,点燃里面的木炭,再加上一块许黟喜爱的熏香,车板底铺暖垫,再取来一条披风,给许黟披上。 许黟眨眨眼,觉得自己在一点点的被潜移默化,如今被一个小孩照顾,也没有那般不自在了。 但他身上装备齐全,阿旭还是一身加棉的窄袖袍子。 许黟把手里的暖炉塞到他手里:“你自个暖下身。” “郎君,我不冷呢。”阿旭赶紧把手炉还给许黟,高兴地说,“这是我今年过得最暖和的冬天了,以前我与妹妹都没有衣物穿,只有遇到了郎君,就从没断过衣物和吃食,郎君是我遇到最好的人。” 许黟摸摸他毛茸茸的脑袋,看着他变长的头发,以前扎着的小发髻很小,就像个小揪揪,如今已经像个小馒头了。 他没忍住地揉了一把,才心满意足的收回手。 牛车行驶速度缓慢,穿过县城主道,慢悠悠地往县城门口过去。 上首的刘伯,心情不错的在跟许黟说话。 他欣然道:“城外贴了告示,说下旬冬除前两日,城里的绅户们要在城隍庙和城外布棚施粥嘞,这回还有义诊的大夫不要钱的给人看病,也不晓得真假。” 说到后面,刘伯心情有些激动,他家好些口人嘞,要是也能去施粥那里排队领到粥,那也不差呀。 更何况还有给人看病的大夫,他已经想好了,待那一日就带上家里的老伴,以及两个常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