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_第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节 (第2/2页)

大手花钱的人。

    不过当着陈二旺的面,她没再说什么,提着篮子转身出门。

    许黟在晒药材,看到陈娘子过来了,赶紧去开门。

    “做好了?”瞥眼看到她提着的篮子,他微微吃惊地问。

    陈娘子笑笑:“可不就做好了,家里有的东西不多,我只给你做了桂花饮和芝麻花生面饮子。这两种呀,桂花饮爽口解热解渴,后面的面饮子能吃饱,可以拿来当午食。”

    她娘家有规矩,手艺传男不传女,即使她知道几个做饮子的方子,却不能开个铺子,或是摆个摊。要不然,她也想学那些抛头露面的娘子,在外面大大方方的做生意,不在意外人的指指点点。

    许黟谢过她,接过篮子一打开,闻到勾人馋虫的香味。

    桂花能温肺化饮,止疼散寒,做成桂花饮后,同样有止痰润喉的效果。许黟每次下山回县城里,遇上了都爱点一碗吃。

    他打开一看,发现陈娘子做的有小半罐,喝整天都喝不完。

    再去看另一碗类似糊糊状的饮子,上面撒着熟芝麻和花生碎,闻着香甜香甜的,带有一丝麦子的焦香味。

    “陈娘子好手艺,看着真是不错。”许黟很惊喜,没想到他家左邻右舍,都是会做吃食的。

    加之何娘子和陈娘子的为人都不错,待他也很好,顿感自己还挺幸运的。

    陈娘子抿嘴,莞尔笑笑:“不过寻常手艺,还是比不过外面卖的饮子。”

    许黟已经舀了一碗桂花饮喝着,冰凉凉的带有桂花香气的茶水顺着喉咙入肚,整个人都舒爽了。

    他评价:“与外面卖的没差别。”

    划算下来,价格还要更便宜。

    这么多他一个人喝不完,便问陈娘子喝不喝,“实在太多了,放久就不好喝了。”

    冷饮子当然是要冰凉的时候才好喝。

    陈娘子愣了愣,没想到许黟会如此坦率开朗,和别的小郎君完全不同,丝毫不会拘谨。

    许黟要是知道她在想什么,肯定会笑出声。

    他前世可是有二十多岁,面对三十出头的陈娘子,都是把她们当成前辈的身份看待,自然没有少年郎的扭捏羞怯。

    没一会儿,陈娘子提着装有一半桂花饮的篮子,晕乎乎的回了家。

    ……

    第二天,许黟照常出门挖草药。

    南街石井巷住着的百姓们,在闲聊八卦的同时,也各自忙碌着。

    农忙时节到了,南街的百姓出门时间提前,天边未亮时,下地干活的人就已经出门了。

    农忙时最怕的就是下雨天,百姓们都祈祷着老天别下雨。

    刚祈祷完,早晨还是大太阳,晚上天就阴沉沉了,吓得不少百姓们跟着心慌慌。

    好在直到第二天、第三天,天都是晴朗的,热辣辣的太阳悬挂天边,晒得人头晕眼花,看远处的景物都是泛红的。

    许黟戴上草帽,腰间挂着一葫芦,里面装满水,口渴就拿下来喝几口。

    他和同行的人闲聊,说着近来县城可有什么趣事。

    其中一人就说起前两天发生的事:“你们可知东街鑫家?”

    鑫家?

    鑫盛沅他家吗?

    许黟眼睛余光看向那人,听着他继续说,“那鑫家不是在东郊有一个跑马场嘛,两天前就在跑马场办了一场游玩会儿,结果有个小官人在他家跑马场骑马,给摔了!”

    “这——”

    “人没事吧?”许黟问。

    那人摇摇头,说他也是听别人说的,“好像是折了腿骨和肩骨,听说这位小官人本打算参加明年的科考,这下子伤成这样,肯定是去不成。”

    “那小官人的家人带着一帮仆从去鑫家算账,昨日鑫府外面,围了十几个护院的,就怕有人翻墙跑进去。”

    “衙门不管?”

    “能怎么管?鑫家的娘家三舅爷在京都做大官的,另一户人家有个在潼川府当通判的二大爷,咱们知县大人哪家都惹不起哩。”

    “还不如让他们私下解决了,好过把这事闹到公堂上。”

    “……”

    一路聊下来,许黟还是不知道,这鑫家,是不是鑫盛沅他家。

    他问了那人可知道,那人也是含糊其辞,说都是他在东街当差的衙役表哥喝醉酒说的,具体他可真不知道。

    许黟:“……”

    算算日子,邢岳森和鑫盛沅两人好像要放旬假了。

    第31章

    何娘子家。

    何娘子在喝了许黟开的五服药汤后, 发觉一坐下来就僵麻的后脖好转不少。

    身子一舒坦,何娘子又惦念着没做完的绣活。

    不过她还记得许黟的话,不敢久坐, 坐着一壶茶的时间,就起来走动活动身子,学着许黟给的按摩方法,捏着手臂和后脖, 再抬高手臂攀高。

    短短一息时长, 手臂上的乏累驱散了,让何娘子十分惊奇, 举止虽不雅了些, 但效果却如此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