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章 (第1/2页)
他们这些臣子,便是外官,每每想到这些便忧心不已,顿觉前路茫茫。 王县从前令未曾见过太子,多少听过一些朝臣对太子的夸赞,其实是不大信的,以为当中多有虚言,这次亲眼所见却觉得太子比传闻之中更加贤德。 大昭未来有望,他心下安稳。 “本官昨夜写的请罪折子文志你可有看过?” “小人看过了,略微改了些字句,无事发生,明公何必请罪?” “险些酿成大祸,必要写成折子递闻洛京,向圣上请罪,也请百官引以为鉴。” 重点在最后一句。 师爷余文志作为一个幕僚,只是点点头,在他看来请罪有些多此一举,但王县令作为一个父母官也有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细说其实有些过于敦厚,人无完人,善良敦厚已经胜过很多人了。 江边太子一边走一边和身后的一个黑衣男子说话,那人看起来既像是个少年又像是个青年,难辨年纪,面容俊秀又普通,腰上带着一把没有花纹的长剑,一头黑发整整齐齐地束起来,走路无声。 这人自洛京而来,一来就请见太子,百忙之中的太子亲自见他,并留其在自己暂居的宅院之中。 外人对此人的身份多有猜测,有人自作聪明派了人过去试探,结果派过去的人愣是分不清对方是哪个。 这件事儿被师爷当做笑谈讲给王县令听。 王县令听罢摸了摸胡须,看向江边两人,摇摇头,感慨道:“早闻洛京龙虎之地,人杰地灵,多有奇才,亦多有异士。去过洛京的人皆说,天下风流,洛京独占八分,今日有幸,得窥一角,果真名不虚传。” 跟在太子身后的人便是从洛京赶来的十七,他用八天时间赶到了太子萧恒所在的高阳县,当时太子政务繁忙,只是一目十行看了永寿公主写的信,便让他暂且退下。 这两天,萧恒的事情少了很多,大雨停止多日,该处理的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了。 他便经常把十七叫到跟前问一问永寿的近况。 萧恒让十七说一下永寿这些天在做什么,用没有遇到什么事情。 听到十七说永寿换掉了为她讲经的道士,他问:“换了谁?” “陛下说等到科举考试之后再定人选。” 萧恒点点头,对于换掉讲经的道士,他一点都不意外,在宫里,檀华对道士的讨厌毫不掩饰,姓徐的道士却能在芙蓉殿讲好几年的经,已是意外。 那个道士是有几分真才实学,若不是个道士,对方就算走科举这条路也会有所作为。 当个道士才算是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