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节 (第3/3页)
孩子几时回来” 陈瑾回道:“军营若是无事,腊月里能回来就不错了。若是有事,便不能回来过年。” “唉,真是吃苦了。” …… 城西处,寒风潇潇,刮得人浑身打哆嗦。 红瓦青砖的小宅院,灶房搭的火炉噼啪作响。 “张生,你越过越埋汰了,这几十年来的俸禄,不够你给儿子媳妇的房里买暖炉”陈昌石双手插袖,佝偻着腰在火炉前取暖。 张泰禾哼道:“俸禄那点俸禄领了就有地方花,一年下来能存得住几钱。光是给我儿子备聘礼,我扣扣搜搜的攒哪,东拼西凑的给他凑齐了。你以为我和你一样,钱袋子鼓鼓囊囊的呢” 陈昌石无言以对,他摇头说:“我是在替你惋惜,想你为官清廉,为圣上朝廷效力,老年却窝在这儿挨冻受冷。” “别,您千万别替我惋惜。”张泰禾拿起铁钳,夹木柴添到火炉,道,“我是没享过荣华富贵,但这日子我过得知足。你看临川侯,不是我幸灾乐祸,他如今过的是什么日子” 木柴致使火烧得愈来旺盛。张泰禾放下铁钳,道:“临川侯要在昭狱里头过年了,咱们这前半辈子过得如履薄冰,既要回避权贵,又要屈从他们,唯恐被他们算计。我清清白白地告老辞官,活得坦荡,将来死了也自得其所。” 临川侯的事,陈昌石略有耳闻。 “老夫没想到朝廷的动乱到了这般地步。”陈昌石说,“临川侯事无巨细,那么行事滴水不漏的人,被谁揪住尾巴了” 他们为官了大半辈子,心里犹如有块明镜,朝臣是好是坏,一看便知。 不单是他们知悉,圣上久坐龙椅,底下的人背地里干的勾当,圣上一清二楚。 张泰禾笑问:“能有谁揪住临川侯的尾巴” “冯璞玉”陈昌石直起腰,神色凝固,“临川侯一向不招惹冯璞玉,圆滑的一条老狐狸,折在他手里,不该啊。” “爷爷!”张沃挂着鼻涕跑进灶房,摇着张泰禾的胳膊,道,“爷爷,你让大哥哥带我出去玩。” 张泰禾头疼地说:“莫要晃爷爷。” “我这把老骨头要让你晃散架了。” 陈昌石拿了帕子给张沃擦鼻涕,“你大哥哥今儿要在家里做饭,你甭瞎闹。” 张沃可怜兮兮地说道:“大哥哥要出去买菜,让他带着我嘛。” 陆隽搬来金陵后,以代老师拜访为由,到张泰禾家中做客。 他一个月来两三次,总给张沃带好玩的物件,只字不提春闱。 张泰禾看他是诚心诚意地来看望自己,偶尔主动给他讲往年的考题。说些看似是闲话,实则在提醒陆隽,入朝切莫轻易站老臣的阵营。 第53章 见面 陆隽在院里淘米。因着老师牙口不好,他便想去熙南路的菜市,买回来些炖汤用的菜。 “胡闹,你大哥哥去买菜,你跟去是添乱。”张泰禾一把手抱起张沃,把他放在大腿上,说,“外边冻胳膊冻腿的,你在灶房陪爷爷烤火,等吃了饭让你大哥哥带你在院子玩。” 张沃扑腾着要下来,“我保证不给大哥哥添乱。爷爷,你给我点银子,大哥哥在咱们家里做饭,买菜您不出钱吗” 陈昌石被张沃的话逗得笑个不停,打趣道:“张生,听你孙子的话音,我这学生是没少来给你烧饭呢” 虽说他是陆隽的老师,但往后能帮到陆隽的地方不多了。 朝堂今非昔比,圣心难测。他人年迈不中用了,又不在金陵,是以他叮嘱陆隽,没事就来拜访张泰禾,不指望什么牵线搭桥,只求在金陵有这么一个人脉,不孤苦伶仃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