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章 (第2/2页)
了轩然大波,连楚晏也不同意,只将事情暂且按下,来日再议。 楚晏正要散会,这时一人却忽然出列。 她便重新坐下,看向说话的人,“何君请讲。” 这人出身寒门,但才情和品行都为上上之列,多年来屡遭拔擢,在楚晏这个集团的地位并不算低。 “殿下多年来克复失地,抵御蛮夷,而今又尽收中原腹心,使暴楚惶惶南下,德勋昭昭,天地可鉴。宜大祭宗庙,敬告社稷,晋燕王位。” 此言一出,从者甚众,附和之声简直要将屋顶掀翻了去。其余犹豫的人,在看到双腿有疾的大公子和一向吊儿郎当的易珩都跪下劝进了,便也跟着跪下,一头拜倒。 楚晏的脸色却不太好看。她冷着脸拒绝:“社稷未定,家仇未雪,此议不当再提起,诸君请回。” 一人马上接话:“殿下此言差矣,正是因为国家未定,殿下才当早正尊位,使士民归心。” 楚晏并不是故意拿乔,她是真不想晋位。多年来,此议明里暗里被提起过很多次,但她每每听到“燕王”二字,想到的不是权势尊荣,而是尸山血海。 可此刻群情汹汹,底下人说的话也不无道理,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断然否决。 她坐在上首,一时心灰意懒,身心俱疲。 好在外面的钟鼓很及时地响了。照她定的规矩,钟鼓一响,官员便下值。 于是她稍稍放缓语气,对底下众人道:“此事并非儿戏,且容我三思,诸君请回吧。” 虽然众官员眼中的楚晏不像传言中的那样恣肆滥杀,但也威严甚重。众人之前已经阻了她一回,此时不敢再留下,便各自离去。 只有易珩留在原地,尚未离开。 楚晏叹了口气,问:“文璟,你知我所想,何必逼我?” 易珩从角落里站起来,走到她面前,复又撩起衣摆,屈膝跪下。他为人不羁,楚晏也不重俗礼,二人又情谊深厚,互引为知己挚友,是以易珩与楚晏虽有君臣之分,却是很少行这样的大礼的。 “易某惭愧,但臣不得不说。” “主君走到这步,便已不是您一个人的事。您已攻陷平阳、一统中原,若仍不晋位,底下官员恐怕会生议论。乃至起他心。” 顶头的人没升官,底下的人自然也不能升官,楚晏心中明白。 “主君。”易珩慨然而叹:“逝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 “……你先起来再说。” 易珩只当做没听见,伏地叩首再劝:“主君,还请三思。” 楚晏抬头凝视窗外长天,半晌,终是允了,“你去传令有司,择吉日、备仪典,祭祀天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