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3、北静王献礼 (第1/4页)
朝中太妃薨了,凡诰命者皆需随班守制。 被关禁闭的王夫人, 也要每日一道入朝随祭。 作为府邸千金, 则需随着念经祈福。 这等事情,黛玉三春都是要遵守的。而宝钗宝琴等无人在朝为官, 倒是不必如此。 荣国府下处是比丘尼梵修。英莲回了甄府的处所, 宝钗倒也时不时也来, 只说同为太妃祈福。 湘云想留在贾府一道, 不愿意去史家。她私下和宝钗抱怨“那儿除了念经, 怕是还要做针线活”。 不过贾老太君在让人上了柚子叶泡水、命她直接喝了后, 果断将人送了回去。 而原本的四个嬷嬷依旧在她身侧。 黛玉带了侍女们与新送来的藕官一道往庙里去。 这段日子里,她早上便是要念念经书、或是亲手凭抄一份。而午间倒是可以四处看看。 黛玉三春等都难得出来一趟, 这会儿倒是个好时机。只挽好面纱坐上马车,就能在寺庙外头看看小街风景。 英莲有时也会过来, 和黛玉等一道出街瞧瞧。 寺庙外是热闹之处,有街道在此,借着寺庙的势贩卖各色物品吃食。 而大庙最出名的, 就是解签算卦。 不同于安定寺只一棵大树。这儿是一连排的树丛。 每一棵都郁郁葱葱, 在这个季节也十分茂盛。树冠顶着绿油油的枝叶,宛如万年常青。 下方是由红色细绳捆着的各色签条, 只要凭着心意扯下一根, 便可以测出今生。 “林姐姐,我们一块去试试?”英莲跃跃欲试,又想着拉上黛玉一起。 黛玉倒是不怎么信这些解算签条,不过看着英莲喜欢, 也往那儿走去。 选签条是要各自随心的。黛玉抬头看着层层签条垂下,闭着眼睛漫不经心往前走去,指尖在上面一一划过。 直到自己觉得差不多了,她直接停了下来,摘下这时在手心的签条。 那是一只金色的便签,上面绘着一朵亭亭直立的芙蓉,周围有金色的小花围绕。 黛玉瞧了眼,只觉得这画倒是很细致。等出去时,早有僧人在哪儿候着。 “施主可要一解?” 这明明是比丘尼寺,而解签的却是一个癞头和尚。他鼻如悬胆,两眉翘长,面上都是笑意。 得签就是要解的。 黛玉微微点头,先将签条交给侍女,再由侍女递了过去。 “阿弥陀佛。施主天生带病,一生也不得好。除非从此不见外亲、从此不闻哭声。” 癞头和尚只伸手将签条一抹,连上面的字都没看,张口就是一段。 这可太像是骗人了。紫鹃对于寺庙的套路懂得多些,只在黛玉身后戒备着。 她就准备在僧人开口“要银子才可化灾”的时候、立刻上前戳穿他。 黛玉听到这一番代表下下签的话,面色也没有变,只微微抿唇请教:“那该如何解?” 癞头和尚细细看了黛玉一眼,突然哈哈笑了起来。他小心将便签还了回来,又继续大笑道。 “何必要解?那是假的一生。姑娘已遇贵人!从此自然不同。”。 这和紫鹃认识的骗钱流程可不太一样,她微微皱眉不解之时,就见远处快步出来一位女僧。 她一身正经的土色僧衣,上前就压低声音对那癞头和尚斥责:“不是本院中人,不可随意给贵人看卦!” 而后她又转向黛玉,有些踌躇小声解释:“我院常接待落脚歇息的同族。这是借宿之人,有时会讨口盘缠。” 这说的很委婉,意思却也出来了:癞头和尚是个借机要银子的。 而那癞头和尚又是笑,他没有辩解,直接大跨步离开了。 女僧也不理会,只是看向黛玉客气笑道:“施主可要解签?” 黛玉遥遥望了眼癞头和尚离开的方向。也就这几句话的功夫,可现在望去时,那癞头和尚居然不见了踪影。 就像是凭空出现一人,又凭空消失似的。 黛玉将疑惑放在心里,示意侍女再将签条递过去。 那女僧姿态倒是端正许多。她仔仔细细看过签字,又是伸手掐算又是念念有词。 等一番辛苦做足了戏派后,她才面色带笑恭喜道:“恭喜施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