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第1/2页)
沈天佑没有责怪她,反而笑了:“失败并不可怕,祖父相信你,终有一日,会让今天嘲笑我们的人付出代价,有时候,得换个思路,像日光般绚丽夺目固然好,但若求之不得,做黑夜里的精灵也未尝不可。” 沈轻语愣在原地,觉得自己被祖父看穿了一般,在阴暗的角落露出獠牙,击杀对手,是她擅长的事。 “轻语多谢祖父教诲!”现在,她有点佩服这个卑鄙的老头了,本质上,他们是一类人。 “我们怎么可能是一类人!”顾淮之愤怒地锤着桌子,“一个故弄玄虚的江湖骗子罢了!” 一身道袍的褚休则不这么认为,那日的煞气,甚至比自己供奉多年的恶灵更甚,只是,这种力量在十岁的沈轻语身上,他有些意外。 也许他们要找的贵人,就是她! 顾淮之并不这么认为,但不可否认的,沈轻语求雨不成,帮了他一个大忙。 他让人四处散布消息,说当今圣上德不配位,激怒了上苍,才导致大朔境内灾祸不断。 三年前南郡洪灾,两年前西郡地动,如今,大朔一半国土遭遇旱灾,求雨却降下污泥,这一切,都是上天的警示,唯有另选明君才能让大朔遇难成祥,海晏河清。 偏偏这谣言传得蹊跷,一夜之间,孩子们都在传一首童谣: 明郎明郎,非明非朗, 天震怒,人惶惶。 南洪水,西震荡, 四面八方无雨降。 求甘霖,得泥浆, 唯有明君可安邦。 孝德帝的名字便叫顾明朗,这首歌谣,将所有的天灾都归咎于他,甚至有人同情神女沈轻语被皇上连累。 谁能想到,闹的满城风雨的下泥浆事件,最后的背锅侠竟是皇上。 他将写着歌谣的纸团揉成一团,砸到京兆府尹谢义承头上:“没用的东西,你的俸禄是白拿的吗,都几天了,这歌谣是哪里传来的。” 谢义承大气都不敢出,跪在地上说:“皇上,这歌谣由京外传来,东西南北各地几乎是同时传唱,查不出源头。” 靖安侯赵安泰手持笏板道:“皇上,这歌谣明显是有心制造舆论的利器,虽是一派胡言,但它把大朔几年的灾祸串联起来,百姓难保不被蛊惑,当务之急,是赶紧平息百姓的怒火,让大家知道您是哥仁君!” 有人不同意:“赵侯爷说的轻巧,这歌谣传唱甚广,如何平息,总不能把大家的嘴缝上吧!还是找到造谣的源头,有理有据,谣言便会不攻自破!” 赵安泰坚持道:“百姓遭遇天灾,又被歌谣带节奏,早就先入为主,就算找到源头,也难以说服百姓!” 户部尚书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