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6章 (第1/2页)
医书虽好,这会医术的本人更好。 要知道中医当中的望闻问切,并不是有书就可以的。 否则为什么医术基本都是家传的,又或者去给人做学徒,也就能学到点皮毛罢了。 谁也不会将绝学,轻易传授出去,那可是他吃饭的看家本领。 “有医书也不错。”赵祯良心还是很平和的。 这个时代,很多的医术都是很私人的,也很少有人将书籍整理成册,出来售卖。 主要,会买的人也不多。 赵小宝提前派人去到不同的城市,专门找当地的医馆,以撰写医书为名,拜访很多的郎中。 为了医学院,赵小宝也是拼了。 当然也没有忘记太医们,一个个羊毛薅起来! 无论是医疗还是军事,都是不可或缺的。 也正是鲁班学院有所成就,顺便还给赵祯赚了不少银子,他才会对其他的方面,也同样的给与信心。 这大宋太需要强大的后盾了,武力值弱,是大宋一直以来的弱项。 并且那些个文臣,还一天天的,总想削弱武将的权力。 真当是…… 等西夏还是契丹杀过来,是靠文臣的三寸不烂之舌去应对他们的铁蹄吗? 怕不是要被外族割了舌头! 赵小宝虽说觉得这样解气,可惜不能真这么做。 总不好直接做亡国奴吧? 真要如此,怕不是赵家的祖宗都要从棺材里蹦出来了。 好不容易才夺得的江山,哪怕地盘小小的一块,这也是辛苦谋夺来的。 正因为这种心虚,才导致国力虚弱,武力一年不如一年。 这要是换了唐朝初期,但凡契丹或者西夏敢来挑衅,直接就杀他个七进七出! 不像老赵家,每年军费不少,能打的一个都没有。 废话,能打的,基本都被霍霍的辞官回家了。 把剩下的也都挤兑没了,就等着被契丹西夏霍霍吧。 特别是西夏…… 赵小宝的记忆里,西夏可真没一个好东西的,当然了,最不出好东西的,还得是自己人。 拖后腿的那帮文人,简直了。 正因如此,赵小宝才会努力的帮扶武将,唯有让文臣和武将保持平衡,做皇帝的才好把控。 军校的建立,就是走出的第一步。 连丢去军校的学生,也早就选好了。 她哥的“双生”哥哥,到时候汴京城中的纨绔,便有一个算一个,全部丢去回炉再造。 光想想都觉得刺-激! 有什么把废物变宝更有趣的事呢? 都说军队养人,这些纨绔都要去养上一样。 第75章 离京祈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