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第2/2页)
清。 也有不放心的,管事的就拉来了衙役,当场画押的那种。 领了农具的都开开心心的去开荒了,这季节天气并不会冷,地也还没冻住。 有全新的农具,开荒并不是什么难事。 并且庄子上还提供两餐,对无家可归的流民们,简直跟吃了定心丸一般。 从未见过,比观主更心善的人了。 杜琼真不是那种沽名钓誉之辈,不敢让闺女声名远扬,也是为了她的安全考虑。 只有居心不良的人,才会大肆的宣扬。 为此她很看不惯围着赵恒的那些人,以前赵恒也不是现在这般的模样。 瞧瞧现在,被这些人捧的,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 对于前些年赵恒做出来的事,杜琼真简直没眼看。 泰山封禅,他怎么敢的? 民间都在说,这到处干旱,民不聊生,都是因为赵恒封禅。 不过这话,怎么也不会传到赵恒的耳朵里。 为了保留赵恒的颜面,杜琼真从不会对赵小宝提起此事。 至少在赵小宝的眼中,赵恒无论如何,还算是个好的父亲。 杜琼真不知道的是,赵小宝哪有时间去管她便宜爹。 这砖窑作坊! 建起来啦! 人手足够,材料都是现成的,在玄真的指导下,泥瓦匠们动作迅速建起砖窑来。 也就半个来月的时间,砖窑就从无到有,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有经验的砖窑工人,对于那奇怪形状的砖窑,颇有微词,但并无人敢提出意见来。 赵小宝却很是振奋,一切顺利,开窑! 第25章 自建砖窑 开窑的当天,风和日丽,不光赵小宝振奋,就是砖窑的工人们,也都是兴奋。 这可是他们辛苦了半个多月,百来人同时进行,才能这么快建造起来的。 在建造砖窑的同时间,空旷且平整的空地上,摆放着一个个晾干,避免阳光的直晒。 短短半个月,已经做了好几千块砖头了,只差入窑。 一个个工人将晾干的砖头,运送到砖窑当中。 剩下的就不需要赵小宝亲自监督了,这个过程还是很漫长的。 基本等一个来月的时间,就能见识到砖头的成品了。 在宽敞的教室内,听着来自学生们的郎朗读书声。 这也是附近百姓最喜欢听的,他们祖祖辈辈下来,都是目不识丁任人欺负。 而现在,他们的孩子能读书识字,偶尔还能带回一些奖励。 只有读书成绩好的孩子,才有这样的奖励。 在村子里的书院里,没有男娃女娃的区别,实力才是硬道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