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9章 (第2/2页)
夏家众人被软禁在府内斩断了与外界的通信,只能苦苦等待皇上的旨意了。 当天下午,宋知府和大理寺卿带着亲自誊写的案情概要和三名书生所写的状纸以及文章等证据进宫觐见皇上, 东方唯大怒,下令彻查。将礼部尚书、礼部侍郎全部停职在府。 命大理寺卿、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四人同查此案。 此令一下,原本还想帮忙求情的官员都不敢吭声了,与夏府有来往的人家恨不得连夜撇清关系,送上断交书。 三个二品大员加大理寺共审!?这品级如此之高,就差皇帝亲自挂帅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皇上对这事上心了呀!皇帝一怒,不撸掉几个人,流点血说得过去吗? 次日,三名学子便趴着迎接了华夏的大员们,他们身上有伤,但是并不影响说话。 听了几人的叙述,再将三人的文章拿出来跟秋闱的文章一比对,此事便已经定了三分。 虽弄丢了其他学子托他们带来的文章,但是只要舞弊这事儿一确定,接下来的只是苦主多少罢了。 更何况这日初仞还往衙门送了一个已经被吓破了胆的泼皮李老二,这舞弊和谋杀的罪名基本就是坐实了。 几位高官都不用宋知府说,专程调了五十禁军贴身保护这三位书生,还找了大夫为三人看伤。 这可是为了天下学子,专程从北地到京城揭发礼部罪行的俊杰们, 虽然不知道皇上后续会是什么安排,但是经此一遭也足够留名的了,若是在他们手上有个一二,别说皇上,天下的读书人都不会放过他们。 是的,比皇上更焦急等待一个答案的,是衙门口静坐的学子们。 自从这件事传出来,在京都的学子们尤其是寒门子弟们皆是义愤填膺! 他们寒窗苦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换来的功名,竟然如此轻易就被人顶了去? 并不是所有学子都有一个好出身,这可能是他们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啊! 不等到一个结果让他们如何能吃得下饭,睡得着觉?又如何能潜心做学问? 谁能保证自己不是下一个被顶替的? 天气冷的人心里发慌,而京都衙门口却是一片肃穆。 无数的学子身着襴衫,带着笔墨和白纸,在衙门口写下一串串词句,即使有不识字的人路过也被此情此景所触动。 学子们写完便将纸铺在地上,来往的路人都能看见。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