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竹碎玉_第10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6节 (第3/3页)

元夜,崔循抱着枝枝同她一起买糖画的情形。

    甚至在一角,还画了只小雀,正是枝枝当初要的糖画式样。

    崔循也认了出来,目光温和许多。

    萧窈先去陪重光帝说话时,他看了萧霁片刻,颔首道:“随我来。”

    第096章

    崔循的介入, 令原本艰难推进的赈灾事宜顺遂许多。

    一来他的地位摆在那里,一封亲笔信过去,保不准比盖了玉玺的圣旨还要好用些;二来, 崔循实在是个有能耐的聪明人, 极擅审时度势, 运筹帷幄。

    而萧窈每日耗在宫中的时辰也愈久,或是陪重光帝说话, 或是隔着一道屏风听朝臣们议事。

    哪怕已经再熟悉不过, 有时听崔循用那清冷的声音条分缕析, 却还是不由自主听得入神, 赞叹于他的能耐。

    同时, 她也会有意观察萧霁的表现。

    萧棠的书信中, 提过几句这位四弟, 说是他生母去得早, 少时起便养在祖母膝下,虽沉默寡言了些, 性情却好。

    而前回年节,东阳王带他与枝枝来建邺朝见。

    小孩子的喜恶总是格外简单,枝枝很是依赖萧霁这个兄长,足见他平日待人接物不错。

    是以萧窈并不担忧他的性情,只忧心他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 能否担得起那些即将压在肩上的重担?

    萧窈对此并没敢报以太高的期待, 而萧霁的表现,倒叫她松了口气。

    平日议事之时, 萧霁并不主动常说话, 更不会凭空插嘴卖弄。唯有被崔循问及时,才会斟酌着谨慎回答。

    得了认可, 并不自骄自傲。

    若是说错什么,被崔循否了,也不会为此羞恼。

    每日众人散后,他还会多留些时候,将白日里积攒的问题向崔循一一请教。

    总而言之,是那种教书先生会极喜欢的学生。

    萧窈看看他,再想想当初自己听得昏昏欲睡,恨不得同崔循吵起来的模样,顿觉自己先前的担忧实在多余。

    但她也知道,与萧巍这样的虎狼之辈相比,萧霁还是太弱了些。

    正因此,哪怕士族大都已经看出来,重光帝将萧霁自东阳接过来的用意,但面对萧巍的拉拢,也并没人明着回绝。

    毕竟这是他们萧家内部的事情。

    只要没到摆上明面闹得不可开交那天,大可不必着急站队。观望妥当再下注,才是聪明人应做的事。

    而年节前学宫这场雅集,萧巍与萧霁齐聚,便注定暗流涌动。

    萧窈近来忙碌,有段时日未曾来学宫拜会尧祭酒,此番过来,头一桩事便是去见他老人家。

    尧祭酒要比重光帝年长不少,须发皆白,但兴许是教书育人乐在其中,精神炯烁,气色也颇为不错。

    萧窈见此,由衷地松了口气。

    尧祭酒知晓重光帝卧病在床,问了两句,打量着萧窈的反应,不由得怅然叹道:“圣上这几年殊为不易,若能保重自身,才是天下万民的福气。”

    无论坊间如何评议这位帝王,于尧庄而言,只他授意重建学宫,给予颇多厚待一事,便足已无愧。

    “父皇近来安心将养,身体多少有些起色,待到冬去春来,应当还会好转许多。”萧窈在自家师父面前,并未遮遮掩掩打机锋,摊开来讲,“只是为防万一,还是召了东阳王家的四郎萧霁来建邺,属意他过继承嗣。”

    萧窈顿了顿,叹道:“这些俗务,原不该拿来扰师父的清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