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节 (第3/3页)
如此行事,为何不知会家中!”老夫人并不计较萧容之事,只斥责王旖,“若早知底细,当初你父亲又如何会点头,叫他们那般轻易迎今上入建邺!” 便是再怎么托大,也没有如此行事的道理。 文香脸色煞白,替自家娘子辩解:“今上应当并不知情……” 昔年动乱,各姓士族或多或少都折了子弟在其中。重光帝得了消息后,只是叫人收敛尸骨,并没不依不饶讨要说法。 在那之后,也再无人提过萧容。 王旖自然不会没事找事,将自己那点见不得光的心思告知长辈。 “不知情?”老夫人将种种事宜想过,只觉通体发寒,疑窦丛生。见王旖依旧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起身上前,抬手甩了她一巴掌。 仆妇们死死抿了嘴,才没惊呼出声。 王旖被打得偏过头去,披散的长发糊了半张脸,满是难以置信。 “可清醒些了?”老夫人垂眼看着她,“不管你在畏畏缩缩怕什么,修养几日,依旧给我回桓家去,当好你的长房夫人,别再闹出事端惹人耻笑。” 王旖捂着脸颊,说不出话。 她的确怕极了。既怕那虚无缥缈的缠身恶鬼,也怕桓维,唯恐他会抓着自己质问,当初是不是害了萧容的性命。 这些年,哪怕外头都传桓郎夫妻恩爱、琴瑟和鸣,但她自己心中比谁都清楚,究竟如何。若非生下那一双儿女,得公婆青睐,未必保得住在外的颜面。 “你若自己没个成算,立不起来,打量着我还能护你们一辈子不成?”老夫人再没往日的雍容,老态毕现,没再理会这个狼狈不堪的孙女,扶着仆妇的手步履缓慢地出了门。 午后的日光格外刺眼,令人头晕目眩。 老夫人扶了把门框,看着自己皱纹横生、已有斑痕的手,竟就这么一动不动地站了会儿,才长长吐了口浊气:“秋梧,我老了。” 被唤作秋梧的老仆搀扶着她:“是大娘子不懂事,伤了您的心。” 老夫人摇头,叹道:“是我力不从心。” 无论是这具日渐衰老的身体,还是盛极之后的家族,都令她感到深深的疲倦与无力。 盛极必衰是自然之理,未有亘古不变者。 老仆在王家伺候几十年,风光无限,却从未从自家主人身上见过这等颓意。她躬着身,小心翼翼道:“您是疑心,有人蓄意设计,给大娘子下圈套?” “是或不是,都不该掉以轻心。”老夫人缓步下了台阶,强打起精神吩咐道,“送大娘子回去时,多遣些人手,查查那个方士的来路,再叫人试探看看桓家的意思……” 老仆一一应下。 仲夏过后,暑气日益消散,秋日将至。 “王氏将王旖送回去时,添了随侍的健妇日夜巡逻,还有自家养的医师。”崔循在炉中添了香料,向一旁临字的萧窈道,“晏统领那位江湖方士朋友,恐怕不宜多留。” 萧窈并没抬眼,只点了点头:“我已知会他,可以将人撤走。” 那点伎俩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能有如今的效果,她已经心满意足,并没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崔循便不再多言,一手支额,看着她写至最后一笔。 萧窈撂了笔,抬眼对上崔循平静的视线,莫名有些心虚。便磨磨蹭蹭地挪到他身边,偏过头试探道:“你就不问,我究竟想做什么吗?” 崔循虚攥着她泛凉的指尖,提醒道:“你是我教出来的人。” 言下之意,便是说知道她有几斤几两,纵使不问也能猜个差不离。 萧窈乍一听这话有些不服气,细想了想,却又不得不承认的确如此。小指勾着崔循,问道:“那你就不怕,我将事情给办砸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