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竹碎玉_第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节 (第2/2页)

经大开眼界,却依旧会被王氏的财大气粗所震撼,只是原本那点新奇与欣喜已荡然无存,冷笑了声:“他家可真是富贵。”

    “窈窈。”

    重光帝忽而唤了她一声,却又不再多言,没头没尾的。

    萧窈疑惑:“父皇想说什么?”

    “不急,还是改日再说。”重光帝按着心口,低低地咳了几声,“你不是与阿棠约好夜游秦淮?就不必在此耗着了,还是应当玩得尽兴些。”

    萧窈眉眼一弯,临走前又劝道:“高处风寒,阿父也不要久留,还是早些回祈年殿吧。”

    重光帝道:“阿父心中有数。去吧。”

    在城楼上远远看去,只觉秦淮灯火万千,及至近了才发现,此处当真是热闹极了,比之御街不遑多让。

    两岸灯火如昼,往来行人络绎不绝。

    有脑子活络的摊贩专程来此摆摊,有卖各色吃食的,也有卖饰物、脂粉等物的,不一而足。

    萧窈晚间只吃了两块糕点,下了马车后穿行其中,被浓郁的香气勾得饥肠辘辘。

    青禾生怕被人潮挤散,紧紧地攥着她的衣袖:“小六已经在画舫上备了吃食,说是班家特地叫人送了樱桃糕,还有许多您喜欢的……”

    萧窈点点头,目光落在树下一处摊子时,不由得停住脚步。

    那摊主是个上了些年纪的妇人,衣裳破旧,有几处已经洗得几近褪色,但收拾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齐整。

    一旁的木架上,是各式各样的面具。

    大都是以木料雕刻,算不上贵重,可木匠手艺不错,上色后也算精巧。

    萧窈挑了个半面狐狸的,扣在脸上比划了下:“好看吗?”

    妇人见她衣着装扮这样精致,便知出身不凡,小心翼翼道:“女郎这样美貌,自是怎样都好。”

    “您难道不该是说,‘这面具衬得女郎更好看’吗?”萧窈调侃道,“如此一来,我听了心中高兴,自然就掏钱买了。”

    妇人一怔,抿唇笑了起来:“女郎说得有理。”

    萧窈扯了扯青禾的衣袖:“你也挑个喜欢的,咱们一起。”

    青禾欣然应了。

    待挑选妥当,将要付钱时,两人这才想起来压根没带钱袋。

    萧窈的面具都系在脸上了,稍一犹豫,取下发上的绢花予她:“拿这个抵好了。”

    这朵绢花,买下架子上所有面具都绰绰有余。

    妇人既惊喜又惶然,再三道:“多谢贵人赏赐……”

    萧窈被她谢得手足无措,讪讪笑了声,抓了青禾的手想要离开。哪知一转身,险些迎面撞上一人,惊得连忙后退几步。

    这个是身着貂裘的郎君,年纪不大,相貌原本也算清秀,只是配上那不怀好意的眼神,便显得整个人流里流气。

    他的视线仿佛黏在萧窈身上,自上看到下,同身侧之人轻佻一笑:“我同你赌,面具下这张脸决计不差。”

    萧窈被他看得极为不适,及至听了这句话,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你是哪家的女郎?”他勾了勾手指,调笑道,“今夜华灯宴,缺个奉酒的娘子,你且摘了面具叫小爷看看,可够格?”

    萧窈看向他身后的侍从,眯了眯眼。

    青禾却已经按捺不住,怒斥道:“放肆!你又是哪家的浪荡子,如此轻薄!”

    他身侧那人像是擎等着这句话,立时恭维道:“这可是王氏九郎。你这等小门小户出身,纵然未曾见过九郎,总该知晓王家。”

    “能叫九郎看中,是你的福气。”

    萧窈将青禾拦在自己身后,想明白眼前之人的身份,冷笑了声。

    王家九郎,王旸。

    三房的嫡子,确有行事肆无忌惮的底气。

    但令萧窈格外在意的,是他的母亲,崔氏。

    也就是崔循那位嫁入王氏的姑母。

    萧窈惊怒之后,逐渐平静下来,不疾不徐道:“方才不是问我出身哪家?那我便也告诉你,是崔氏。”

    王旸一怔,随即像是听了什么笑话,抚掌道:“你竟敢在我面前这般信口开河!若是编个谢氏、桓氏也就罢了,偏偏要往崔家扯。我可从来不曾见过,崔家有你这样胆大包天的女郎。”

    萧窈道:“我不过崔氏旁支女,自然入不得王九郎的眼。”

    “你倒是嘴硬,不见棺材不掉泪。”王旸玩味地打量她,稍一思量,“今日我表兄,也是崔氏长公子,亦在华灯宴上。你随我同去,他若认得你也便罢了,若不认得,你便留下为我奉酒。”

    青禾被他说得云里雾里,想阻拦,却又不敢在这种时候暴露公主的真正身份。

    萧窈并没慌,反笑道:“好啊。”

    王氏的华灯宴设在楼船之上,附近被侍卫清得干净,常人只可远观、不可近前。唯有凤箫与琴声不可阻拦,随着夜风,散入寻常百姓之中。

    王旸方才说得斩钉截铁,及至真见着凭栏而立的崔循,却没了方才那股气势,规规矩矩问候:“表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