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节 (第1/2页)
见他皱眉,目光中似是流露出不认同的意思,萧窈终于还是说不下去,咬了咬唇。 崔循相貌生得极好,年纪也算不上多大,可这样皱眉的时候,却像是某些德高望重、古板而严厉的夫子。 讲学时手边还要放着戒尺那种。 再跳脱的人,在他面前都会收敛几分。 崔循脸上那点情绪转瞬即逝,眉目舒展,平心静气道:“公主应当明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 至于究竟会不会到她阿父面前告状,没答应,也没回绝。 萧窈“哦”了声。 她并不傻,到如今也明白眼前这位虽看起来彬彬有礼,实则算不上是个好说话的人,便没再多费口舌。 车厢之中彻底安静下来。 崔循看他的公文,萧窈则捧着瓷盏,慢慢喝茶打发时间。 说是一炷香的时间就到幽篁居,实则却格外缓慢,颇有种度日如年的滋味。 马车终于停下时,萧窈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放了茶盏,又极轻地道了声谢,便起身离开。 甚至没等青禾搀扶,扶着车壁,步履轻盈地跳了下去。 她走得也快,衣上的系带在风中摇曳,转眼就换了回宫的马车。 崔循收回目光,又瞥见书案一角的青瓷盏边沿,依稀留下抹燕支。 是轻淡的红,却格外惹眼。 第005章 冬日的天总是暗得格外早些,回到宫中时,四下已经亮起烛火。 翠微提着盏宫灯,在朝晖殿外等候。 “怎么在这里等?不冷吗?”萧窈快步上前,覆上她提灯的手,话音带了些撒娇的意味,“给你带了梅干。那家干果铺子说是在建邺开了百余年呢,虽不知真假,但味道尝起来仿佛是比宫里的要好些。” 翠微向来最吃她这一套,便是有责备的话,此刻也说不出了,只含笑点了点头:“公主若是喜欢,改日再让人去采买。” 萧窈想要如从前那般,挽着她走,却被翠微轻轻拂开了。 “奴婢不冷,”翠微提着灯在前引路,提醒道,“公主仔细石阶。” 萧窈手中一空,虚虚地攥了下。 她知道,这其实是因为“于礼不合”,若是被钟媪见着,必是要被多数落几句的。 萧窈离宫时,已经做好回来挨申饬的准备,这一路上也反复提醒自己多些耐性,只挨骂、不顶嘴。 但朝晖殿中的情形与设想的不同。 钟媪并没严阵以待,只等她回来就发作,四下看了一圈甚至连人影都没见着。 萧窈惊讶:“钟媪没发觉我不在吗?” “怎会?”翠微无奈地摇了摇头,吩咐了侍从张罗晡食,这才讲起今日事。 女史发觉她不在宫中,遍寻不着后,立刻知会了钟媪。而钟媪转头就去了祈年殿面圣。 萧窈在暖炉旁坐了,随手掰着颗毛栗子,倒是没怕:“阿父召我来时,应当已经想到,我不会一直老老实实待在宫中的。” 她在武陵时,就是个坐不住的性子。时常出门闲逛跑马,若遇着晏游他们休沐,还会一道进山去打些野味。 又岂是一朝一夕能改的? 重光帝若是铁了心要将她关在宫中,便不会允准朝晖殿留进出宫禁的令牌,今日得了消息,也会立时遣人将她给寻回来。 他什么都没做,便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别闹出事就行…… 萧窈倒抽了口凉气。 “这是怎么了?”翠微连忙问。 萧窈捂了捂脸颊,含糊不清道:“咬着舌头了。” 一想到崔循指不定过两日就把扶风酒肆之事捅给阿父,届时令牌保不住,想再出宫怕是没辙…… 她就更疼了。 记挂着此事,萧窈连晡食都没能好好吃,饭后支开翠微,悄悄将六安叫来。 “小六,你怎么想到请崔循帮忙的?”萧窈带着些许期待问,“是因他口风严吗?” “那时事态紧急,原想着回宫搬救兵,恰巧遇上崔少卿,便央求了他帮忙。”六安如实道,“若是旁人,也未必能从王氏手中要人。” “再者崔少卿办事向来周全,此事由他拦下,必然比落在王家好。”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萧窈翻了页崔氏的族谱,竟发觉了处先前未曾留意的古怪,好奇道:“崔循担着少卿一职,其父竟不在朝中任职吗?” 当下只要出身高门,哪怕再怎么无能,想谋个一官半职都不是难事。 毕竟担着要职,十天半月都不到官署露面的也不是没有。 “这……”六安压低声音,咳了声。 萧窈一见这架势,就知道他要说些“有趣”的事情了,顿时来了兴致。 “早在元平年间,崔公是在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