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节 (第2/3页)
你说说看,我们集思广益,我虽然做了二十多年的编辑,但对画画了解不够深,你大胆提建议。” 于舒婉放下下来,说道:“我们这个栏目如果将来受欢迎的话,其实成语释义可以跟孩子们征稿,一来这个形式本就简单,有些通俗易懂的成语,孩子们也是能够用画笔画出来的,这样说不定还能增加潜在的订阅读者。” 庞茹萍眼前一亮,旁边的孙栋梁也同样兴奋起来。 “这个主意太棒了!”没等庞茹萍说话,孙栋梁就拍着大腿兴奋起来,“我打小就爱看书看报,小学就梦想着有一天,自己的作品能够印刷呈现出来,可惜咱们县城并没有小作者投稿的地方,我想,那些学画画的小朋友,应该也跟我是一个想法!” “庞组长感觉呢?”于舒婉看向庞茹萍。 庞茹萍想了想后,连连点头,“用互动形式不止能增加订阅量,还能发展出一批稳定的读者,就连小读者也会增加不少。” 孙栋梁:“对对对,这样小读者说不定也会闹着家里持续订阅,于同志,你可真是太聪明了,这样好不好,我现在就来写给小朋友的征稿函。” 于舒婉笑着劝他;“你先别急,刚才不是说咱们栏目还得再稳定一段时间。” 庞茹萍点头,“没错,可这个主意实在是不错,把稳定时间改成一周吧,一周后咱们开始大范围征稿,除了成熟作品外,主要征集小朋友的作品。” 说完,庞茹萍再次感叹:“于同志,你真是越来越让我刮目相看了,我这个人心直口快,就直接说了吧,你来之前我多少对你有些不相信,但现在,我觉得汪主编看人的眼光果真很毒辣,你是咱们报社的人才!” 于舒婉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我只是想着把咱们栏目做好而已,要说人才,那咱们都是人才。” 孙栋梁摇摇头,“可我就想不出来这个主意,看来我以后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那我同样写不出来孙同志你的那些文案呀。” 于舒婉本着商业互夸的原则,将两个人又都夸了一遍。 庞茹萍倒是还好,孙栋梁脸又开始红起来,不一会儿不看跟个猴屁股似的。 “哟,这位同志是怎么了?不会是发烧了吧!哟,那得赶紧去医院才行。” 一位年轻男同志门都没有敲,抱着一摞稿纸走了进来,看见孙栋梁涨红的脸,打趣似的调侃。 孙栋梁慌忙替自己辩解:“我,我,我,不不不,不是发烧,我我我,没事儿!” 男同志笑的更开了:“你你你,你不是发烧啊,那那那你这怎么了?” 孙栋梁明白过来,原来这是在调侃自己。 他生气的瞪了过去,“你你,你别学我说说说,话!” “我我我,没学啊!”男同志说着,自己都忍不住大笑起来,转头看看庞茹萍,“庞姐,你这新栏目怎么来了这么个青瓜蛋子啊。” “你说说说说,谁青瓜蛋子!”孙栋梁彻底怒了,紧张感褪去一点,拍了一把桌子,“咱们都是同事,你给我说话客气点。” “哟,正常了啊!”男同志连忙又说:“不好意思了这位小同志,我就是喜欢跟人说笑,你别介意。” “……哼,我懒得理你!” 伸手不打笑脸人,孙栋梁心里别扭着,但无奈的又坐了回去。 “马高财,让你送个材料话怎么还是这么多。”庞茹萍冷冷瞪了他一眼,“把东西放下吧。” “好嘞!” 马高财放下稿纸,转头给其他两个人做自我介绍,“我叫马高财,以前跟庞姐一起负责开心一刻,现在在是隔壁民生部。” 他没看孙栋梁,转头直接望向于舒婉:“这位专心画画的就是于同志吧。” 于舒婉抬起头,看了眼还在憋气的孙栋梁,没有开口跟马高财说话,只是淡淡的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