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阀_第两百节 五个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节 五个月 (第2/3页)

旗号大起大落非常刺激,蒋价石只想着抓住军队稳固权力,王崇阳总是认为奇谋能制胜。

    王崇阳的方法很阴损,但也可谓绝妙,似乎是破解问题的唯一方法。他先是向外透露了,只要拿到钱就放人,一个人一千英镑,胆大心黑。但是有人接招啊,被联省俘虏的那一个旅的孟加拉士兵,他们不是普通的孟加拉士兵,大多数是有信仰的,信仰的是真主。信仰真主的人是有组织的,这组织跟过去的教廷一样严密,一样权力很大,号召力更大。

    先是有孟加拉商人跟王崇阳接触,希望提供一笔钱,换取释放几个俘虏。真主的宗教有这方面的传统,当某些富人无法按照教义行驶某些宗教仪式,比如斋戒等,可以通过给予穷人施舍免除他们的罪恶。这些孟加拉富商或许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这些富商愿意出钱,赎出几个战士。

    王崇阳很高兴的答应了,真的释放了几个孟加拉士兵,并且通过媒体将这些消息透露了出去。中外媒体的大肆报道给了英国人压力。更大的压力还在后面,真主教出手了,他们号召信徒捐款解救被俘的兄弟,很快就收集了大量资金,然后交到了联省的手里。

    真主教付出的代价真的很低,因为被俘的孟加拉旅只有三千士兵,其中信徒也不过两千出头,一个人一千英镑也不过一百万而已,而且王崇阳还给他们打了一个折,只收了一百万英镑,就将所有的孟加拉人,包括那一千其他信仰的士兵释放了。

    当然大肆报道是避免不了的。

    英国人一听,什么?殖民地的士兵都被释放了?咱大英帝国的将士竟然还被关押着,每天处于恐惧之中,还要进行繁重的苦役,政府是干什么吃的?罢工,必须的,游行,也是必须的。报纸的报道,有对这种情绪和行为推波助澜。更是闹得沸沸扬扬,如果再让英国士兵继续当苦役,英国人也太没面子了,全世界都看着呢。

    最出现在英国教会出面,见到真主教都号召信徒捐款了,他们也号召教徒捐款。教会是出于宗教之间的较量,别的宗教都出手了,自己不出手岂不是说基督教不行吗,没有号召力吗。教会的出面,更加把英国政府逼上了梁山。因为教会代表着西方道德,他们都愿意出钱解救士兵,政府还犹豫什么呢。

    民众是没有理性的,尤其是群体思想支配下的民众,那时候几乎跟土匪没什么区别,打砸抢烧什么事都干的出来,英国人的政府机构,尤其是外交部,竟然都受到了冲击。几乎被摧毁了。当然中国的大使馆也遭灾了,被英国民众拆成了废墟,这可是绯闻啊,英国人足够重视。派兵将大使保护了起来,总算是没有让中国外交官丧命,给大英帝国保留了最后的脸面。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出面不成了。于是宣布拨出特别费,用以赎出所有被俘英军。

    可是民主是一种怪物,那就是你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总会得罪一部分人。英国政府放任自己的战士继续做苦役要挨骂,当他们宣布赎人的时候,还是要挨骂。有不少人都觉得,政府付了钱太软弱了,这还是耻辱。你是做也悲剧,不做也悲剧,这就是民主。

    在民主制度下,正是因为每个人,每个利益群体,都要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相互争夺相互妥协,然后才能达成共识,所以才会造成效率的下降,也正是因此,三个月间英国政府几乎没能采取任何措施,没能组建新的部队进入缅甸,没能筹集到新的军事拨款,只忙碌于平息于各种民怨之中。

    现在好了,反正已经决定解救出自己的战俘了,尽管还有一小部分极端民族主义者不满意,但是总好过那些平时每周上教堂,过着传统英式生活的绝大多数人的不满意吧。小部分人的不满也更容易满足,因为付出的代价和精力要小得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