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二节 我们不能投降两次次 (第3/3页)
载入军史了。但是偏巧,他们的通信设备都损坏了,跟上海的司令部失去了联系,偏偏还得是他们自己拿主意。 “匿名投票吧!” 最后马尔蒂尼的建议得到了所有军官的同意,允许团级及以上军官参与投票,决定他们是投降还是继续战斗。 投票结果是,建议投降的,比要求继续战斗的多了三票。这证明意大利人是热爱生命的,在面对奥地利人的时候是这样,面对法国人的时候是这样,面对德国人的时候是这样,就连面对埃塞俄比亚人的时候也是这样。现在轮到他们面对中国人了,没必要改变自己的传统习惯。 “师长,中,中队!” 当太阳已经过了最烈的时候,英国人终于看到中国部队了,此时还没到下午五点。 马尔蒂尼没有说话,却在心中叹息了一声。 到来的中队看人数只有一个团的样子,而且形容疲惫,但是神色十分昂扬。军容已经不在整齐,但是斗志还很旺盛。向这样的敌人投降,也不算丢人了吧。 但是当意大利人跟这只部队开始接触的时候,却险些发生了误会,对方仿佛没有做好受降的准备,似乎是来战斗的。而且奇怪的是,这只军队中竟然没有一个人懂得英语,好容易通过手脚比划双方才弄明白,一方要投降,而另一方是来战斗的。 弄清楚事实后,中国人很痛快的接受了投降。 意大利军队一排排从山上下来,按照中国人的要求,武器放在了左边,而人一列列的走到了右边列队,山下的滩涂,他们遭受重创的地方,此时成为意大利人列队的广场。意大利人的队列排的整整齐齐,充分显示出了他们受到过良好的军事训练,就连投降都投的有条不紊,不丢军风。 可就在意大利人投降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一条条木船向江面靠拢,上面都是士兵,一看就是更加精锐的士兵,一个个站在船上就仿佛一座山,又像压舱物一般,压得船只稳稳当当。这些士兵,有更整齐的军容军貌,更整齐的武器军装,甚至连气势都仿佛整齐划一。 对比接受他们投降的这只部队,就简直如同乞丐一般,虽然气势也很旺盛,但是却显得散漫了一些,有些匪气,有些草莽,有战斗力不用怀疑,但是却给人感觉,军纪并不怎么样,更像是梁山好汉。 顾品珍是带着笑迎接李宗仁从船上走下来的手下陶钧的,不管是军中资历,还是军衔军职,顾品珍都要比陶钧高,陶钧只能向顾品珍先敬礼。 顾品珍很随意的抬抬手算是还礼了,他可是跟赵泽勇一起共事过的,云南还是自己让给赵泽勇的,否则赵泽勇的崛起绝对没有这么容易。当然他并不后悔把云南交给赵泽勇,相反对他这个决定十分欣慰,因为他觉得赵泽勇在云南做的事情是对的。因为这样的关系,顾品珍往往也把赵泽勇的手下,当成他自己的子侄看待,对陶钧是一点都不客气。 可陶钧却一肚子气,联系意大利人投降是自己亲自出面的,当时可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可是到头来却给人截胡了,如何不生气。 但是有气也不能对顾品珍来撒啊,顾品珍的地位在云南很超然,是他让了云南给赵泽勇的,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所以向来顾品珍回云南,都是直接跟赵泽勇对话的,而且他在云南也十分自然,就跟在自己家一样。回省府如同回家,没人敢拦着。要东西就跟要自己家的一样,不给也得给。赵泽勇自然是跟顾品珍一个级别的,联省军其他高级军官,比如朱玉德等人,只能是顾品珍的后辈。 不能向顾品珍撒,对意大利人就没必要客气了。 陶钧当即就质问意大利人,为什么向顾品珍投降。 这下子意大利人郁闷了,而且有些人十分的愤怒,马尔蒂尼就是其中一个。 妈的,老子已经投降了,是向你们中国人投降的。但是你们还有必要这么侮辱人吗,难道我们向中,投降的人也是有尊严的,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是投降当俘虏,不是当奴隶。 随即马尔蒂尼冷冷对陶钧说道:“我只能说很抱歉,但是我们不能向不同的中队,接连投降两次。” 马尔蒂尼说的威风凛凛不容侵犯。 最新全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