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56.重归来路(34)三合一 (第3/6页)
讨要了十多个,放在家里慢慢吃吧。 其实西瓜拿回来,林雨桐能吃多少?主要是被蕴哥儿和泽哥儿两个分着吃了。别瞧着年纪不大,吃起来谁也不让谁。一天一个大西瓜,两个人能分掉大半。 贪了水果,自然就不贪饭了。泽哥儿在这边连着住了半个月,邵华来接的时候,就见孩子瘦了一圈,掉膘了! 林雨桐不好意思,给人家把孩子养瘦了呗。 邵华反而不在意:“抽条了,长了个子肉自然就掉了。” 纷纷杂杂的,今年春闱早完了,殿试的结果也在这个初夏的季节里出来了。 杨哥儿没中状元,而是中了一个探花郎回来。 林雨桐还不解:“不该啊!这都中了两元了!” 想什么美事呢。四爷就说:“一则,不能因为凑祥瑞,就点状元。那以后这世人看科举,该怎么看呢?越是这种情况,才越叫人觉得,这科举公正。再说了,三元多了,就不稀罕了。二则,状元年过三旬,却是正隆帝潜邸老臣的儿子,难得的文采华然,偏又人品端方……” 这里面有政治因素的考量。 杨哥儿也不错,但年轻的后生小伙子,长的又是那样的人品样貌,偏林如海又是中过探花的,一门父子双探花,又何尝不是一段佳话。 这么一想,好似也对。不管是状元还是探花,这都是大喜的事。 林雨桐和四爷亲自登门,贺喜嘛。 林如海瞧起来都能年轻十岁,这两年在京城里,他是低调到近乎了于隐形。如今儿子出仕了,他才像是放下心头的担子,整个人瞧着轻松了起来。 四爷跟林雨桐在前面说话,林雨桐去了后院。 后面林家姐妹在接待女眷。林彤玉在安排琐事,林黛玉在陪着来贺喜的女眷说话。见林雨桐来了,林彤玉打了个招呼就又去忙了,这边黛玉接了林雨桐进去:“我不好登姐姐的门,姐姐也不常来看我……” 黛玉没有女性长辈带着,不好出门做客。而林雨桐呢,又不好老往林家来,主要是来一次,撞见闻天方一次,次数多了,总归是不好的。 她就笑:“咱们就这么三不五时的通通信,我瞧着妹妹的字越发的进益了,也欢喜……” 客人多,也不好多说话。林雨桐叫她去忙着招待别人,自己就去坐了。黛玉细心的叫人给林雨桐换了惯常爱喝的茶,又撤了桌子油腻的干果,只端了水果放着。 才坐稳了,那边闻家的侯夫人又来了。彼此又见礼。 闻家夫人心说,请这位总请不去,也不知道是府上哪里得罪她了还是如何。便试探着道:“家里一池子的荷花要开不开的,正是得趣的时候……”要请林雨桐去赏荷花。 推辞肯定是要推辞的,但这不能叫人家对自己有意见吧。 林雨桐就亲昵的坐到她身边,低声把有孕的事说了:“……折腾人的很,前些日子才出了一趟门,结果半路上撇下主人回来了。有时候坐在饭桌上拿着筷子都能打盹。这也就是姨夫家,又是这样的大喜事,我才来坐坐……” 这倒是不好怪了。人家又这么亲近的拿自己当个亲近长辈,没对外说的事,都这么亲昵的对自己说了,你说要怪人家也怪不上的。想想也是,年轻的小媳妇,家里没个长辈妯娌帮衬,孩子又还小,得不错眼的盯着,这肚子里又怀上了。她偏不比别人,隔三差五的,又得应付宫里的人,离开一时半刻的,宫里不定又有什么事叫呢。 她表示理解,又说一些孕期的注意的事。 正说着呢,琉璃急匆匆的进来了:“……皇后娘娘打发人来了……宣您进宫……” 可不说什么来什么。 林雨桐对着侯夫人笑了一下:“您得见谅。” 闻家夫人表示理解:“快些去,路上稳当着些。” 那边林家姐妹得了信,又把林雨桐往出送。林雨桐就道:“又不是外人,打发个带路的就行了,只管忙你们的去。大好的日子,我竟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姐姐说的是哪里的话。”林彤玉搀着林雨桐:“你对咱们的好,咱们心里都记着呢。这么说,可就是把咱们当了外人了。” 林雨桐进宫去了,四爷还是留在了林家。对林家说,这是大事中的大事,那别人不重视就是对人家的不尊重。 四爷在门口叮嘱了半天,才把林雨桐送走了。 杨哥儿陪着呢,回去的时候还跟林如海说:“要是未来的妹婿能有姐夫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