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52.重归来路(30)三合一 (第4/6页)
。有这么说话的吗?她说者无心,可听者却有意。艳羡那没有婆婆要服侍的,没有闹心妯娌的,可不就是说不想伺候贾母这婆婆,王夫人这妯娌有些闹心吗? 虽然这说的都是实话。但实话好说不好听啊! 这话说完,众人都静了一下,不光林雨桐不知道怎么接话了,就是别人也不知道怎么替她兜住这个话题。 反倒是宝玉,从一边的桌子上拿了一沓子东西过来:“桐姐姐,这是什么?” 林雨桐扫了一眼,才发现是给蕴哥儿做的识字卡片。上面还有些画,帮助孩子记忆的。见问了,她就说了,“……这小子,怎么把这东西撇在这里了?” 宝玉反倒是惊讶的看林雨桐:“桐姐姐这都能著书了。” 这不是著书,是…… 正要解释,就瞥见这卡片上的东西跟之前她自己写的又有些不一样。 正面是图画和字,背面却被写上了注释,就跟字典似的,对这个字进行了释义。 薛宝钗也凑过去看,便道:“果然通俗易懂,比之三百千要更适合幼童。” 林雨桐就笑:“正面是我给孩子启蒙用的,后面是孩子爹抽空补上去的,我可没那份本事。” 王夫人见宝玉一副很认同这种做法的样子,她心中一喜,忙道:“桐丫头对教养孩子当真是用了心思了。这点倒是跟娘娘一般无二。当年娘娘在家,也是这般抱抱着宝玉教他认字的。如今每次进宫,总还问我,宝玉读书可进益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答了。” 说着,就小心的觑着贾母脸上的神色。 贾母也不言语,却去瞧宝玉,见他去翻那些卡片,没说出旁的话来,鼻子就一酸,“打量我不知道你们的打算,都是见不得我疼宝玉……罢罢罢!你们是孩子的爹妈,怎么安排你们说了算。但只一点,若是把我的宝玉再逼出病来,我可不依。” 王夫人大喜:“都听老太太的。” 只宝玉就跟没听到这边说话一样,又或者,就跟这边说的不是他一般。 午饭是摆在园子里的,家里的园子不大,但收拾的极好,摆在园子里,最是凉快不过的。 席面没在家里做,想做也来不及。去外面的馆子订了席面。这是京城里顶好的席面了。 探春是个有心人,看边上的食盒有字样,便小声的问一边的林雨桐:“这一桌的席面,价值几何?” 王熙凤挑挑眉,嘴角微微翘起,却也一句不说,只听着。 林雨桐就道:“九两九钱。” 才九两九钱,这可比家里自己做的席面便宜了一半也不止。里面还包括了干果水果各色的果子,酒水果浆也是包含在内的。这么一算,就更便宜了。 薛宝钗就跟林雨桐笑:“探丫头如今一心只钻到钱眼里去了,哪里还有公侯家小|姐的样儿,便是那小户人家,也断断没有这么算计的。” 林雨桐却道:“人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小户人家的话,说的何尝不是道理。我倒是觉得三妹妹这样很好。” 探春不管宝钗怎么说,只问林雨桐:“之前听幼娘姐姐说,这家里这园子,一年也得有一二百两的收益?” “也不光是这园子。”林雨桐就笑:“这园子没多大,是包括了各院里种的花植的柳,这么算下来,差不多。” 园子里各个品种的花,每年光是分株出来的名贵花草,卖出去就是不少银子呢。 探春眼睛一亮:“那照着姐姐这么说,我们家的园子,一年下面一两千两银子都不止。” 要是这么算,也没错。 李纨却摇头:“想的还是太好了一些。桐丫头这边是人口简单,下人们没那么些个幺蛾子。便是有一两个不听话的,提脚卖了便是了。跟咱们府上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发卖一个奴才能扯出一片来还不一样。因此上,人家能做到令行禁止,咱们家却不成。若是那园子里的产出,能养活一园子的丫头仆从,便是不错了。还能指望盈余吗?” 这话却也有些道理。 喧闹了半日,才把人送走了。今儿连主子带仆从,一共是开了十六席。 主子坐了整整两桌,带来的大丫头贴身的婆子,又坐了六桌。小丫头粗使婆子外带那些抬轿子的驾车的,这又是八桌。 主子用的是九两九钱的席面,大丫头用的是六两六钱的席面,粗使的用的是三两三钱的席面。 可主子一共才花销了十九两八钱,而这些大小的丫头仆从,合起来却用了六十六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