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33.旧日光阴(45)三合一 (第6/6页)
了。 都知道粮食宝贵,所以晚上背着人,钱思远来谢四爷的时候格外真诚。 他上次回去说是代表厂里吊唁,其实也是找机会回去看看他爹娘的。还偷摸的给行李包里,塞了两大包的吃的。 结果到家去才发现,家里有吃的。听老爹一说,才知道有人接济过。 钱思远这心里啊,是啥滋味都有。 这种时候,能拿出粮食,难得啊! 林百川从老家回来,到处的找关系,想给老家弄点吃的。为此,村上还派了两个会来事的小伙子跟着。这两人又都比较会看脸色。 跟着看了两天,心里就有数了。啥玩意也不多要,就说:“百川叔,不能叫你犯错误。我们不要粮食,就要红薯藤跟玉米杆子玉米芯子。”粮食给不了多的,够谁吃。还不如要点实在的。 但这样的要求,叫林百川特别难受。还是想办法把那种又小又细的红薯给弄了一卡车,叫拉回去好歹把明年春天的春荒给过了。 以前,只当是柴火烧的玉米杆子玉米芯子,捣碎了在石磨里磨成粉,就当粮食吃了。 牲口能吃,人就能吃。 吃的时候拉嗓子,拉的时候拉屁股,反正是滋味不好受。 但有这东西,日子还是过下去了。没听说谁出去要饭了,哪家饿死人了。 六零年的春节,就是在这种氛围下来了。 那么艰难的一年,终于是熬过去了。觉得幸运嘛! 过年最是简单了,没有谁家说提前准备年货。外面的副食品店里,已经没啥东西可卖了。肉之类的就更别想了,买不到的。 往年都不怎么流行的拜年,今年却一下子又开始流行起来了。 好些老家都不怎么联系的亲戚,就来拜年来了。来拿的啥啊?一把野菜干,就算是节礼了。可一家人来,拖家带口的,老老小小,成十口子呢。一来就吃一天。 说白了,就是为了混一口饱饭吃。 可谁家的粮食也不富裕啊! 林雨桐带着孩子去林家,就见十几个人在桂兰家的门口。可桂兰呢,门关的紧紧的,就是不开门。有个老太太就过来问:“大闺女啊,你知道我们家桂兰去哪了吗?啥时候回来啊?” “您是?”林雨桐不知道这人是谁啊,要是不紧要的亲戚,这么上门确实是有些难为人。 老太太就说:“我是她大姨!” 林雨桐看了看桂兰家烟炊冒出来的烟,心里叹气:这肯定是人在家,但是不想给开门。供不起这么多人吃饭啊! 她就说:“许是走亲戚去了吧。等她回来,我跟她说,你们来过了。” 这老太太却摇头:“那不用……我们等她……” 非赖上了! 结果等一家人从林家回来,都快晚上了,这十几个人还没走呢。 才说人家家门口有人,等到了自家门口的时候,林雨桐才看见门口蹲着个人。四爷把桐桐朝后拉,凑过去一看,就叫了一声:“二姐夫?” 这男人蹭一下站起来:“老四……回来了?” “啥时候来的?”林雨桐赶紧道,“快进去。” 这位二姐夫搓着手,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口袋,“来也没带啥,就这点东西,别嫌弃。你们去的时候,我跟你们二姐都不在家。年三十才回来的。这不,过了初一,我就过来了。” 口袋里装着一两斤花生。应该是从田鼠窝里掏出来的。 林雨桐去准备饭,四爷就问他都去哪了这样的话。 这人就说了,临了才道:“……以后也不出去了,到哪都差不多。就是城里……我也看了,都没多余的口粮……” 林雨桐给他端了包子,他死活咬牙就只吃了一个:“给孩子们留着。” 叫他住一晚吧,又怎么都不肯:“你二姐在家还等着呢,不回去她不放心。” 大晚上的,四爷又借了车,拉着粮食带着他二姐夫,给送回去算了。顺道给大妮家也送一点。选在晚上这个时间也好,省的家里有了粮食招人惦记。 这次四爷带的粮食,也不光是给家里人的。还有勘探队的! 上次去的时候,就想去看的。结果问了村里的人才知道,人家勘探队沿着座山,往更深的地方去了,至于到了哪里就没人知道了。没碰上啊! 可如今过年了,四爷想去碰碰运气,看看他们回村上了没有。 他带了十几斤猪肉,一麻袋的白菜一麻袋的萝卜,还有五十斤面粉,看看这些人的年是怎么过的。 如今这样的条件下,还坚持勘探。四爷就觉得,不去看看,他不能心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