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综]._1144.悠悠岁月(161)三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44.悠悠岁月(161)三合一 (第6/6页)



    过去那种监督是不是正常死亡,是不是老人受过虐待。如果有不好的情况,人家外家娘家人就不来。不来的话,这事就大了。村里人就没人敢帮着埋人了。万一牵扯到官司怎么办?还能当了帮凶?

    于是,这些人不出现,不发话。那么墓地没人给打,棺材没人敢抬。家里来帮忙的人几乎都没有。

    坟地都不准进的!

    谁还能亲自背着爹妈到野地里,随便刨个坑自己埋了?

    这种制约,等闲都不敢不孝顺。

    可是演变着演变着,好像就有点变味了。比如棺材准备的不好他挑剔,寿衣不合身,他也挑剔。你不按照他说的办,他就不来。你这人就安葬不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有多不孝顺呢。

    所以,你就是气的吐血,你也得按照他说的给办了。

    不过大部分人都比较懂道理,不是那事儿妈,也不愿意得罪人。人死都死了,生那些事干啥?

    当然了,也有的挑事是合理的,比如当年金大婶的棺材太短,四爷不是搭上了一个椁吗?别管找的是哪个儿子的茬。人家只要保证把孟家的姑奶奶体面的安葬了就行。

    倒也有那种本身就比较事儿妈的人,或者是亲戚的相处中间,有了很多嫌隙的人。就故意在办事的时候糟蹋你,臭你的名声。

    表亲之间,威胁人有句话,就说:你等着吧。等着你爸死了咱再看。看我不收拾的你叫爷才怪。

    这种威胁是相当有威慑力的。

    不光臭的是名声,关键是作为儿女,不能因为这个叫自家老人搁在棺材里臭着吧。

    孟大舅不光是金满城的舅舅,还是金家这么多兄弟的舅舅。得罪了他,就得罪了孟家。然后那话是咋说的,将来这剩下的兄弟四个没了,做晚辈的是不是还得请人家孟家。

    然后等着孟家再来恶心这些孩子?

    虽然这都是以后的事了,但确实会有这一方面的考虑。

    远的不说了,近的这不是就在眼前吗?

    比如这次的事:

    行!我说的你们不听是吧,那我现在就回去。看你们这丧事怎么办?

    四爷和林雨桐回来,是想尽快的促成,把丧事办了,别节外生枝。本来就怕李仙儿跟着人家抬着尸体跟着人家起哄闹事。自家能因为这事耽搁吗?

    更有,当地习俗认为:被指着给老人梳洗的人,是孝顺的人。沾染的不是晦气,是福气。

    这叫尽了大孝心了。福德必然庇护子孙后代。

    因此,清平和清宁的孩子,在村口的时候就不用去晦!

    人们谈起丧事,也会说:那谁家的谁谁谁没了,是谁谁谁给梳洗的。这人给几个老人都梳洗过……她这人福厚!

    清涓就说:“……花花不懂咱这里的规矩,清丰都不懂?”直呼其名了。

    清平就解释:“你是没到跟前去,伤成那样了……我看了都难受的不行……”她觉得,谁看见亲生父亲成了那样了,都会受不住。

    正说话呢,叶子也过来了。

    姚思云就问:“那边怎么样了?设灵堂了吗?”

    叶子点头:“设了。清辉和清远去买棺材去了。连夜叫送过来。”

    清涓耻笑:“给了多少钱?”

    叶子伸出两根手指:“两千。”

    两千,在农村不算是多,也不算是少。

    清涓就说:“他那大舅怎么不挑拣清丰和清收去?两千块钱,没说棺材便宜?”说着,就问姚思云:“妈,我爸这位大舅,也跟我奶似的,就偏爱我大伯……”

    哪里是偏爱你大伯?

    只不过是你二伯和你爸把人家当舅舅的给得罪了罢了。

    “你四叔四婶当了那么大的官。”姚思云就哼笑,“孟家,亲舅舅家,一毛钱便宜都没沾上。找过你二伯,也找过你爸,说要给这个儿子找工作,要把那个孙子孙女的塞到大学。全被他们俩给挡住了。他那大舅,今年都多大岁数了?倚老卖老的!你能把他怎么着?就是故意的,你又能怎么着?在省城的时候,你爸就说,叫一个他的表弟过来就行。谁知道人家来了。那时候是不方便,如今回来了,也不得罪他。不行就找孟家去。实在再不行,就拿钱说话。下面那些后辈们,也不个个都跟这大舅似的。”说完又说清平,“我还怕你的脾气当时就把你爸给怼回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