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儒侠_第一百一十四章 退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退缩 (第2/3页)

利导,那个时候宋国境内的大势就是推新新法,就算上将军不再主持新法的继续实施,也会有人让新法彻底贯彻下去。”

    “所谓因势利导、逐步蚕食,无外乎如此。”

    姬耳的大致意思,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那就是温水煮青蛙,不过在精神境界上,却又要比这种说法高出许多。

    姬耳的理论,还有对于大势的判断以及应用,甚至能够直指天地自然运行的本源思想。

    这种说法,也是桓常首次听闻。

    故此,哪怕姬耳的声音非常中正平和,可是桓常听在耳中,却感觉内心大受震动。

    这种震动,不仅仅因为姬耳过人的见解上面,还有这番话之所包含自然宇宙哲学。

    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这就是姬耳的道。

    也许在普通人看来,探索自然宇宙哲学根本没什么用处,可是对于武者而言,想要走上武道巅峰,就必须融于道,并且以手中长剑在各种道上面铭刻进去属于自己的道。

    “先生高见,在下佩服。”

    桓常起身,对着姬耳躬身行礼。

    这一礼,不仅是桓常对于学识渊博的先生所执的弟子礼,更是江湖晚辈对于前辈高人的礼仪。

    不过很快,桓常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而后又躬身行礼。

    “宋国正值变革之际,君上求贤若渴,先生乃旷世奇才,不知可愿屈尊前来宋国任职?”

    “若先生愿来,实乃君上之幸,亦宋国万千百姓之幸!”

    拉拢姬耳,这是桓常心中极其强烈的愿望。

    无论姬耳在治国一道上面的见解,还是其武道上面的修为以及天赋,都足以让桓常降低身段前来拉拢。

    事实上,哪怕那些超级宗门的宗主,遇到姬耳以后也会如此行事。

    有些人,此生注定不凡。

    虽然桓常知道,眼前的姬耳武功并非九州顶尖,可仅仅是对方所领悟的道,就注定了此人会在武道一途上必将走得很远。

    大道三千,每一条路走到极致都能成道。

    可是那些以钓鱼、种地而成道的武者,相比起姬耳这种有大情怀的成道者,潜力值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武者能够在武道一途中走多远,与他们领悟的道分不开关系,有些人成道那日就已经注定此生成就有限,哪怕再如何奋斗都很难再有精进。

    有些人自从明悟本心,知道自己道的时候,就注定走上不平凡的道路。

    所以说,武者在入室巅峰甚至半步蜕凡境界,乃是最为重要的关头,很多武者纵然能够突破蜕凡,却因为所要突破的道与自己渴望的道不同,才刻意压制修为,继续在这个境界问询本性,探索道的真谛。

    桓常看重姬耳的不仅仅是现在,更是对方的未来。

    “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因势利导。”

    “这种道如果能够走到极致,不说此人在武道上面的成就,单单是这种思想对于诸侯治国的影响,都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

    “甚至于,这种思想能够影响朝代的风气以及荣辱兴衰,这才是真正的大道!”

    桓常在心中如是想着,眼中光芒也越来越胜。

    就在此时,桓常忽然感觉胸口有温热气息传出,这种温热的感觉如此强烈,甚至令其忍不住直接将无字天书拿出来。

    只不过,桓常终究还是忍住了。

    “这么长时间没有没动静的天书,终于又有反应了么?”

    桓常心中狂喜。

    自从上次与仲丘论道,无字天书产生了温热感觉以后,天书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异动了。

    特别是桓常担任大将军职位以来,找到了许多大儒论道,想要看看能否让天书再有异动,却始终未能成功。

    今日听见姬耳简单的一番话,天书居然释放出了如此惊人热量,桓常感觉自己内心变得无比火热。

    然而就在此时,姬耳的声音却是响起。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姬耳哈哈大笑起来,居然毫不犹豫就同意了桓常的招揽,这不由让桓常感到有些愕然,就连天书散发的温热感觉也暂时忽略掉了。

    其实桓常所不知道的是,姬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