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节  (第1/3页)
    胡贵妃坚持要给徐宁戴上, 徐宁只好含羞带怯收下。但是这种御赐之物都由内务府登记在册, 不能随意变卖, 也无法折现,她还宁愿收些金子银子什么的。    胡贵妃见她宠辱不惊,也自诧异, 想那伯府虽然富贵, 她一介庶女能见过多少好东西,还是温妃有意栽培的缘故?    她倒也上道。    胡贵妃起了头, 其余嫔妃也纷纷解囊,即便身无长物,但无论一支钗或是一对耳环,徐宁都欣然笑纳,并不因礼物的贵贱显出分别来。    陈贵妃看在眼里,对这女孩多了几分欣赏,叫太监取来一匣金叶子,“留着回去赏人罢。”    这回才真正送到徐宁心坎里。    徐宁心悦诚服跪拜谢恩,胡贵妃从鼻子里哼了声,轻蔑转过头去,还当她淡泊名利,原来是不识货——那只玛瑙镯可比这盒金子值钱多了。    应付完长辈们,几个妯娌又簇拥过来,都是青春正盛的女子,嘈嘈切切十分热闹。    其中那位深目高鼻、鬒发如云的,想必便是艳名远播的李凤娘,难怪楚王惦念难舍,拼着得罪李阁老也要将她娶回家。    她看徐宁的眼色既好奇,又带着隐隐戒备。    徐宁想起嫡姐曾嫉妒李凤娘得了赐婚圣旨,那时说起来分外不服气,可李凤娘本人似乎是不愿意这桩亲事的,楚王风流滥情,纵使容貌出众,也不过徒有副臭皮囊而已。    何况府里侍妾还先一步诞下庶长子,纵使按规矩记在王妃名下,到底意难平——到时候生下嫡子该怎么算呢?    徐宁对李凤娘有些同情,遂尽可能释放善意,“早就听闻四嫂倾国倾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李凤娘扯了扯唇角,并不接话,这下,谁都看得出她态度冷淡。    徐宁不解她对自己的敌意从何而来,她们以前见过么?还是把跟徐馨从前的恩怨也算在她头上?    但,徐宁不是热脸贴冷屁股的那种人,人家不睬她,她也无须自讨没趣,转头跟其他两位嫂嫂闲聊起来。    安王妃笑眯眯的观之可亲,吴王妃仿佛腼腆些,说话轻言细语,看上去都挺容易相处。    李凤娘却又没来由插入她们的聚会,从鬓边取下一支赤金镶红宝石的步摇,学着胡贵妃的模样要给徐宁见面礼。    徐宁的笑容僵在脸上,长辈发红包那叫慈爱,可平辈之间算什么?打赏,还是施舍?    李凤娘旁若无人看着她,显然故意有此一举,她若收下,便坐实了眼皮子浅;若不收,则有悖自己一番好意。    温妃不意李凤娘会突然发难,这楚王妃平日性子冷淡些,也还不是爱作践的人,为何同徐三过不去?    徐宁到底是她的儿媳,温妃不能叫她在人前失了面子,正欲解围,徐宁已笑眯眯开口,“谢四嫂美意,不过妾身初来乍到,还是不劳各位破费了。”    这话自然是说给安王妃与吴王妃听的。    两人同时会过意来,这个李凤娘可真是,自个儿非要摆阔,不是令她们为难?自己是给还是不给?    偏偏她俩都没有李阁老那种身家,头上插戴俱是按照规制来的,少一样都得设法补上,哪能随便赏人?    纷纷对李凤娘怒目而视。    徐宁这招就叫祸水东引,巧妙地将李凤娘与自己的矛盾转化为与两位嫂子的矛盾,她就不信这厮连基本礼节都不顾了。    惠妃眼瞧不对,连忙借口倒茶将李凤娘支开,省得她继续丢人现眼。    她早就瞧不上这个自命清高的儿媳妇,若非儿子寻死觅活非要娶她,她可不想把这么个丧门星娶回家来。    京中并不止李阁老一门显贵。    一场干戈消弭无形,众人继续谈笑自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