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第2/2页)
,去阳平。    刚确定心意,腻歪了没两天,傅洵又要忙了。    兰絮站在马下,朝他挥挥手,道:“先生,我会写信给你的,你记得回信。”    傅洵:“嗯。”    他与万里一人一骑,留在兰絮那边,则是闻风、刘婆子和小童几人。    他一夹马腹,打马前行。    走出几步,他蓦地回头,去看那站在树下的人影。    她跳起来,朝他招招手。    傅洵弯了下唇角。    一旁,万里愣了愣,这还是这么多次,第一次看大人在离开时,回头看身后人。    ……    傅宅里没有傅洵了,兰絮暂时搬回崇学馆舍馆,这样早上可以睡晚一点。    这两日崇学馆方重新开馆,江之珩、冯嘉等,则从北方各处,重新聚集到崇学馆。    秀才们还是交给庞学究几人教导,举子们则自成学次,由蔡老教导策论到年后。    至于明年要不要赴考,端看个人,只是,不是人人都是傅探花,大部分人还是想等三年后再来。    也就是,兰絮还有三年可以浪。    却听谢玉君说:“接下来,我们姊妹就不会再来崇学馆了。”    十来个少女,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突然而来的分别,兰絮有点不舍。    一个谢家女孩说:“可惜没能和傅探花道个别,不知道他会不会回崇学馆呢……”    谢玉君摇摇头:“这个,不好说。”    兰絮:“嗯?”    傅洵确实没跟她说归期,只是说,自己尽快忙完。    像他这种一言九鼎的人,兰絮自然就信了,可现下看来,阳平的情况可能不太好。    果然,谢玉君小声说:“若他能明年这时候回来,都算不错了,也可能不回来,直接回京城。”    大家唏嘘,能得傅探花教导的机会,着实珍贵。    兰絮心想,古代就是坏在交通通信,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    十月,兰絮第一封信,发了出去,大抵讲了一下蔡老的教学,自己的学习。    末了,最后,她勾着唇角,写下一句:“秋尽花败,先生不在,心伤。”    傅洵的回信,比她快许多,勉力她好好读书,又加了一句:“我尚在人世,不用缅怀。”    兰絮:“……”    这人就不会甜言蜜语。    不多久,蔡老出了一道策论,难度很高,就是兰絮,也只能答到一两个点。    她把问题写进信里,又补了一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两月不见,如隔一百八十秋。    
发电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