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8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863节 (第2/2页)

 桑莹才比了多久,都能出经典曲目了,一半原因是她表现力不错,还有一半则是曲子和编舞很加分。

    放在以前,确实够了,但在京张冬奥周期是不够的。

    丛澜沐修竹他们几个能单独联系大师,大部分孩子却是被打包给合作方的,而他们收到的东西水平高低不一,有的能看出来浓浓的敷衍感。

    钱不到位吗?当然不是,这可是超大的一份合约。

    堂溪茱迪几个人做不到包揽全队,一个运动员按照三套节目来算,全队四个项目加起来得要二三百套了,她们编到死都编不完。

    顶多是其他的曲目编排好了以后,给队内的孩子改改细节。

    可是,有时候,一张白纸容易画画,已经画好的作品再去修改反而会受到各种限制。

    张简方一早就想要打造属于自家的官方团队,不再像是以前那般跟大师合作,效果全凭对方的良心。

    而是搜罗各方面的人才组成能用kpi考核的团队,彼此促进、加油、进步。

    只不过,事情忙,他来来回回颠倒地转,有时候根本顾不上这些。

    借由新赛季的开始,加上丛澜找人时遇到的困难,张简方一拍大腿,觉得时机这不就到了吗?

    怎么选曲?当然有专人来负责!参考一下教练和运动员意见,最后还是要看对比呈现的!

    怎么编曲?国内幕后制作者不少,不了解花滑的也可以拉来学习学习,跨行业说不准就走出新路了呢?

    怎么编舞?这都是老手段了,茱迪负责,全世界拉大师、退役运动员、教练来参加,看谁的效果好,就聘用谁。

    不要求所有人时刻在岗,但在每年休赛季的时候,得为运动员量身打造适合的长短曲,以及一套表演滑。

    赛季中也得去跟着参加比赛看看效果,给负责的运动员及时调整编排。

    等等等等。

    jr组的要求可以适当放低,目前时间紧任务重,尚且以sr的孩子们为主。

    这个想法来得快,落地又要迅速,三到七月份都去拉人了,就这都没弄好。

    好在还有两年,明年和后年起码会好很多。

    冬运中心的面子不够就扯体总的大旗,嘴甜点儿人跑得快点儿,再多批一些经费,总能扯起来一个班子。

    一旦这两个班子立了起来,对运动员们的影响会是巨大的!

    就如同丛澜曾经提到过的,好的编舞师能扬长避短,利用规则为运动员争取到最好的上下限。

    能做到这点的编舞师不少,却不是对待每个合同都会这么做的。

    而这也只是其中的一小方面。

    毕竟,曲子和编舞全然为运动员量身打造,这样的大手笔放在以前都只有顶尖运动员能得到。

    还是那句话,要钱,要名气,要老师们的良心。

    网络上有人回顾2010赛季,众人发现不足十年的时光,花滑部焕然一新,连队列滑现在都蒸蒸日上,整个冬运中心的前景也朝气蓬勃,觉得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这些变化不仅是成绩,还有所有的所有。

    她们夸赞着张简方,渴望着这位领导能够继续长时间地就任。

    但对张简方来说,还不够。

    掣肘的利益团体太多了,不论国内还是国际上,他艰难地趟出这么一条路,实在是太难也太慢了。

    就像是大家一直在夸奖的赛事承办以及后勤团队协作,张简方觉得离自己想象中的样子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要走。

    他今年九月份的内部总结与展望会议上,深刻反省了一番,认为前几年还是步伐过慢,加上计划不足,导致很多东西都没去做,也走了许多弯路,浪费了不少资源与实践,最终耽误了许多事情。

    直听得滑冰项目的其余负责人嘴角抽搐,恨不得拍桌子骂他你真的是够了!

    内卷的张简方,是真诚地认为,花滑要改革的路漫长没有尽头。

    张简方:“道阻且长啊!”

    远的不说,先把我们孩子们需要的曲目舞蹈给整起来啊!对外也要把解说做到位啊!

    这两点放在以前,是没精力去做的,旁的都顾不过来了,谁会在乎这些细枝末节?

    先凑合过呗!

    以前的张简方也是这样想的,结果凑合着凑合着,就到了京张周期。

    眼看马上就22年了,他不由得生起了一股急躁之感,脚下跟踩了风火轮似的,走路像是在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