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847节 (第3/3页)
了问题,动作屡屡失败,赛场表现更是一场比一场差劲。 十来岁的孩子,说懂事也懂事,闹起矛盾来的解决方式也格外置气。 就算教练严厉批评,也无济于事。 眼看着发育关影响拉大,双方还没有转变思维的意识,教练天天训练场骂声阵阵,听得正在给贺舒扬做体能配合的秦芷一个哆嗦。 秦芷:“现在的小孩,真的好敢。” 她当时跟贺舒扬来这边,就差缩着脑袋夹起尾巴做人了,生怕触碰了什么俱乐部的禁区,导致被教练打包送回北京。 也是因为这个组合的拆队事宜,让张简方思索,是不是自己太急功近利了? 把十三岁上下的小孩子送到国外,本就是一场冒险,对孩子的挑战也很大。 远离故土,环境变化,亲人不在,训练不断失利,固然有组合之间作为人的问题,但他们确实不如在首钢这边的训练氛围。 张简方不是在把问题都推到自己身上。 他明白,一个优秀的运动员组合,不该存在“都是你导致了我们的失败”这种想法。 双人与冰舞是需要配合的。 国际上许多拆队情形出现,闹得不可开交的那些,全是因为把责任都归给了对方。 但训练是一个很苦的过程,劳累尚是不值一提,受伤、疼痛、没有进步、失败的痛苦,日积月累以后,已经不是“别人都可以为什么你不行”了。 可体育项目偏偏又是如此。 别人都可以,你不行,那么,你就没有以后了。 这就是一条独木桥,颤颤巍巍的,谁惧怕谁就掉下去。 张简方既怕自己呵护得不够,又怕自己呵护得太多,他能在面对“敌人”的时候疾言厉色,却在看到运动员们时纠结不已。 在没找到更好的方式时,只能延续以往定下的规则。 也许之后可能在某一天,会灵光一现,找到更好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但愿吧,他想着,先走着吧。 · sr的大型国际性赛事比较难申办,新比赛也在计划中筹备,不过,jr和novice组别的小型或地区性比赛,则是很容易就办下来。 尤其是一些本来就没固定场地的赛事。 而且,有的比赛不能在内地申办,却可以在香港办下来。 国内赛就不提了,大大小小的比赛一堆,能过冰协审核的赛事会在官方网站进行公示,报名也是在这里。 一般这种过了官方审核的区域赛,报名费都不多,成绩也可以被国家认可,小孩子若是要初中高中加分的话都是可以的。 俱乐部私下举办的一些赛事,比如两个俱乐部联赛什么的,这类的质量就参差不齐了。 但张简方也没限制,因为有时候就需要这种即时、临时的比赛,刺激冰娃和家长们的选择。 冰协会提醒不要受骗,也会受理一些举报,若是发现有问题的话,该商冰就要进行整顿。 效果基本立竿见影,毕竟里面的教练都是官方登记的,背后的负责人也在工商局有信息。 现在已经很少有报课但不看教练凭证以及级别认证的人了,花滑课这么贵,去一次就一二百块钱起步,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在jr和novice的十来个国际性赛事里,冰协都有出场,丛澜和沐修竹被派去当颁奖嘉宾。 所以,离开了高原基地没多久,丛澜就顺路去了一个小比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