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829节 (第1/2页)
可能要过半个小时,也可能得等女单开始后临近丛澜比赛。 很快的,就一眨眼的工夫。 叶知:“呜呜呜好难捱啊!” 她歪着脑袋, 贴脸颊趴在了桌子上。 明白归明白, 也耐不住她这想看的心似箭啊! 室友:“……” 算了我也写不下去了。 期待的情感在焦急中愈发强烈, 天南海北,世界各地, 多得是如叶知这样的人。 女单4lo, 赛事四周跳最难, 不知道能否在这个世锦赛中出现? · 丁教练正盯着桑莹打封闭。 他有些无奈。 很多人都说没必要,桑莹的短节目表现一般, 已经无缘领奖台了,第九追到前三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她没有四周跳而其余人有这个难度跳跃的时候。 桑莹很冷静,有着不符合她这个年纪的清醒:“但比赛就是比赛。” 世锦赛一年一次,她不知道这辈子能参加几次这样的赛事。 比赛就这么多,每一场过去,都是她运动生涯的流逝。 不论自由滑是追排名,还是只为了自己,她都想不留遗憾。 丁教练拗不过她,最终选择跟她站在一起。 队医叹着气,心疼又难受。 茱迪在那边抓着丛澜讲她4lo放到节目里的衔接问题,语速又快,东北话夹杂着法语,偶尔还有英语,听得于谨一脑袋懵。 丛澜倒是能跟得上,两人聊天的速度令路人震惊。 随着女单比赛一个一个地进行着,很快就到了最后两组。 丛澜在后台蓄势待发,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 沐修竹远远地在一边蹲着,不打扰这里的选手,一双眼睛灼灼地盯着正在折返跑的师姐。 他不太想在观众席,打算一会儿充当后勤队员,跟着去前场周围看。 挡板外才是最佳观众席! 有特权当然要用! 一同参加比赛的其余女单,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网上有人提出了一个已经被问过许多次的问题—— 既然注定比不过丛澜,为什么大家还要这么辛苦? 因为热爱,因为不放弃,因为这就是竞技体育。 她们知道自己极有可能拿不到冠军、拿不到奖牌,在钦佩丛澜的同时,却也会朝着第一去努力。 褚晓彤在个人采访里被一对一问过,那时候她说,我明白自己与丛澜的差距,比其他人更甚,因为我们是一起训练的。我会因为跟她一起比赛而安心,也会自认第一就是丛澜的,可我还是会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和技术实力,去拼最好的成绩,第一、第二、或者什么。 她觉得丛澜能拿第一,但是她自己也要努力争第一,这是一个矛盾的心理,但又不那么矛盾。 看着最后一组六练出场,震天的欢呼声中,两位解说沉默了一秒。 褚晓彤:“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超级明星。” 心态,一向是运动员的必修课。 · 有人喜欢《红磨坊》,有人说这剧情太有病了,男主自私自利真不要脸。 如果没有男主,女主就可以追寻自己的梦想,也许她没有所谓的真爱,但是她能达成自己来红磨坊的目标。 出名,有钱,成为她想要成为的演员,而不是连病都治不好、早早离世的可怜人。 爱算什么?有命重要? 至于男主,他或许根本不爱女主,只是爱那个他构思中的“女人”,所以他愤怒于女主的屈从,又在女主离世后感慨他这短暂的真爱。 写成诗篇,写成剧作,售卖、呼喊、演绎,让世人都知道他的这份真挚爱意。 这是另一种解读。 但故事本来就是被读者观看的,每个人的视角不同,得到的感想也就不一样。 乍一听闻丛澜要滑《红磨坊》,很多人以为,她要演这样的悲剧角色。 但被一些人提醒,丛澜哪怕在《罗朱》里,都不是那个被写出来的“朱丽叶”。 她是她自己。 所以第一次看到《红磨坊》,沉浸进去的观众们发觉,故事里步步紧逼的反派公爵是isu,红磨坊的老板是isu伥鬼,爱恨情长的男主是这块冰面,丛澜是女主,又不是那个女主。 她将整个故事拆解,融入了她的想法和认知,继而调整变化,形成了独属于她的《红磨坊》。 有人说,看到丛澜的自由滑,感觉在她的世界里什么都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